课堂教学五策略,提升课堂专注度
随着互联网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途径日趋多元化,对现代教学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诞生了在线教学、慕课、翻转课堂等全新的教学模式。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我对课堂教学策略做了如下调整:
01、疫情防控期间,采取“玩游戏”策略
在疫情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所有教学都在线上进行,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运用了虚拟仿真技术。例如,在《自然地理地貌及遥感图像解译》课程中关于空间数据采集、三维地形可视化等知识点,我们借助虚拟仿真系统,通过人机交互实现野外数据自动采集、位置服务、空间分析、三维地形可视化等功能的操作,提升学生对不同尺度的地表过程与格局的认知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创新思维能力。虚拟仿真技术的运用,贴合新时代学生“网络原住民”的身份,学习犹如在“玩游戏”,寓教于乐,极大提升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02、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过程中,采取“我来说课”策略
当前,“快手、抖音”等直播软件的出现,使“网络直播”‘小视频制作在学生中成为一种潮流。在课堂教学中,我将专业课的众多知识点分配给不同的同学,让同学们录制一段小视频或PPT课件,在课堂上播放演示,每个同学都作为一个“主播”在分享自己的观点,每人都作为教学的参与者,由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03、在线下课堂教学中,采取“与时俱进”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络视频、网站新闻等多种媒体传播途径,注意收集国家时政要闻、社会关注热点、科技发展动态等信息,动态完善教学课件,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感受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能够与当代社会发展相结合,与身边的事情相结合,同时加入思政元素,为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供鲜活的素材。
04、在上课过程中,采取“击鼓传花”策略
学生每天的课程安排比较多,难以全天都保持精神饱满,为了保证学生注意力集中,在上课时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在回答问题时,让学生拿一本书向后传递,用手机随机设置一段时间,等时间到时,书在谁手里谁起来回答问题。这种方式随机、灵活,结果不可预知,增加了上课的趣味性,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注意力。
05在课前课后,采取“管家式保姆”策略
建立班级微信群,结合腾讯会议和超星学习通软件,在课前将预习资料、讲授要点等内容发给学生,课后下发作业、批改作业,通过留言、语音等方式进行答疑,保证学生能够全面深入掌握课堂知识。
通过以上课前课后一系列策略,学生上课效果有明显提升。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上课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学生上课的热情极大提升。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入,让学生从国家、社会需求的高度认识所学专业的重要意义,培养了学生学习本专业的自豪感,实现了学习动力由外驱力到内驱力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