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描淡写你的情感”——用同理心的力量巩固亲密关系
在恋爱关系中的人常常会觉得,在伴侣陷入低落之时,自己的处理方式已经足够好了——告诉自己的伴侣振作起来,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在事情阳光的一面,或者主动提出带他们出去吃饭、一起看电影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但是有时候,我们却会发现,进行了如此一系列活动之后伴侣似乎没有丝毫的情绪排解,反而更加消极和焦躁。
- “Ta为什么永远不懂我的情绪?”
-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我做得还不够吗?”
往往本是一场好意,到头来却使双方不欢而散。
近期,有心理学研究者揭开了这个谜底——“通常情况下,我们做不到不加评判地倾听和接受伴侣的感受。”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安慰自己处在低谷期的伴侣呢?
同理心
在这个问题里,“同理心”是一个关键,在提供方法之前,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同理心”——换句话说,也就是“ta为什么不懂我”中的“懂我”是怎么一回事。
同理心,又称共情、移情。一般来说,是指理解和分享他人情绪的能力。作为一种人际互动的心理现象,同理心不仅是一种状态或能力,它更是一种具有动态性、方向性的社会心理过程(Hoffman,2002)。
专家以培养同理心为基础,给读者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学会有效陪伴自己处于低谷期的伴侣,不妨按照下面的几条方法试一试。
↓↓↓
1.以一种专心、体贴的方式倾听他们
这种方法并不是试图改变伴侣的观点,或直接解决Ta的问题,而是让Ta知道,你在担心Ta是否正被困在一种消极情绪中找不到出口。这将会使伴侣更加感受到同理心的力量。
2.用自己的话清楚地表达出他们在和你说话时所分享或暗示的东西
这种方法会使伴侣不仅感受到你的同理心,而且能感受到你准确理解他们的情绪从何而来。因为他们处在烦躁和精神状态和感觉中时,可能会感到孤独或被孤立。而当你能确定表达出他们所处的状态时,这将有助于为他们提供所需要的安慰。
3.如果他们无法清楚描述自己的感受,尝试对他们进行一些“读心术”
这种方法是回想一下你所了解到的、有关于伴侣的过往和关系(家人、亲戚、朋友等)以及关于他们性格相关的事情,来推断可能是什么造成了他们的不安。当然,在尝试这种方法时,做好伴侣可能有意回避问题或对问题进行解释的心理准备,因为对于你的“读心术”来说,尽管它很可能是正确的,但它仍然是推测性的,而且可能是错误的。即使你的推断正确,你的伴侣在情感上可能还没有做好准备去面对这件事情。因此,如果他们对你的推断表示否认或排斥,记得向他们表示歉意,并且表达你只是希望更深入体会到他们的不安与痛苦。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伴侣的原生家庭回避情感的表达,那么他们一直以来可能已经习惯于压抑心中的情感。
进行“读心术”的底线是,你要让伴侣感受到,无论他们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是怎样的,你都要认可来自于他们真实经历过的这部分体验。
4.由于你可能未曾有过与伴侣类似的经历,因此设身处地去想象他们可能经历的事情
这需要通过想象自己设身处地于他们所经历过的事件中,以此来推断他们所需要的是什么。比如说,他们在年幼时经历过性骚扰,除非他们被以恰当而温和的方式抚摸,否则他们会情不自禁地产生过度焦虑的反应。如果设身处地去体会,你可能会感到自己被物化、被羞辱、失去控制、虚弱和害怕。
你是否能够想象到自己经历过这种无助的场景?如果可以,你就能够“参与”到他们的经历中,让他们感受到你是尊重他们这种不安的。
5.告诉他们,有负面情绪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当你希望接近伴侣,并体会他/她的情感时,一定要向伴侣传递出一种信息——他们可能出现的负面感觉并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他们经历过某些特定的事情,所以会有这样的反应是很正常的,因此无需觉得自己是异常的,只需要敞开心扉向身边的人表达出这种情感。
给
读
者
的
话
正如英国诗人John Donne在诗中所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亲密关系是我们多数人一生都需要精心经营的。在很多个无法独自消解情绪的时刻,我们需要身边的人告诉我们——“是的,这种感受我明白。”
因此,在亲密关系里,我们除了默默陪伴之外,或许需要多一份同理心,如同蔡康永在节目中说,“我们常常需要透过爱我们的人,才能够发现我们有多么好。”不要轻描淡写自己的情感,与ta沟通,向ta表达,或许这才是亲密关系对于我们的意义。
【END】
文章来源: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evolution-the-self/202105/never-make-light-your-partner-s-feelings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
责任编辑:岳凝 崔丽霞
作者简介:
王雅玉,首都师范大学21级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咨询与治疗方向),热爱心理学,希望通过对咨询的深入学习而自助助人,真正用自己的技术帮助到有需要的人,在心理学的学习中里成为一个更包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