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 | 许爱玮:扎根基层脱贫攻坚,脚踏实地谱写育人之歌
师 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更是为人治学、育人启智、立心铸魂的引路人。在水院有着许多默默奉献的教师,他们以德立身,以爱育人,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贯穿于平凡岗位中。

许爱玮,电气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讲师,浙江省第十一批省派农村工作指导员、驻村第一书记;曾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20余项,他还助力学校首次获得全省农村工作指导员工作成绩突出省级派出单位荣誉称号。
甘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助力者
他奋战在辅导员岗位上,十年如一日,尽全力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用爱心、知识、智慧点亮学生心灵,先后教育引导4000余名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为全国水利水电行业、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奉献力量。

为了学生,他可以加班到深夜;可以在寒冬凌晨从被窝里爬起来送学生去医院;可以在暑假指导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可以放弃周末陪学生谈心谈话;可以保持手机全年24小时开机,以便可以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排忧解难。

在他的关心帮助下,因不适应新环境而休学的学生可以慢慢成长为多次获得一等奖学金的学霸。在他的指导培育下,十年间有25名学生参加校十佳大学生评选,其中有21人荣获校“十佳大学生”称号。在他的鼓励引导下,学生们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和创新训练活动,并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二等奖,省电子设计竞赛一二三等奖,每年均有学生获得校忠义奖学金,且获奖比例居全校前列。
争做攻坚克难的排头兵
他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主动报名,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战中,被省委组织部选派为省派农村工作指导员、驻村第一书记,赴云和县三门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两年多来,他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以村为家,真正扎根农村,他用自己的真心付出赢得了村民们的信赖。


勇做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他“用心、用情、用力”对待村里每件事、每个人,参与谋划推动5个经济发展项目和7个公益性项目。他创造性采用“村、民、企”共建方式建成458千瓦屋顶光伏电站,每年为村集体和村民增加收入近27万元,一举摘掉“薄弱村”的帽子。他引入并带领低收入农户种植小香薯,注册“灵漈山优品”品牌,建立村集体淘宝官方店,当灵漈山小香薯代言人,和大学生一起直播带货,助力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



誓做清醒明白的领头雁
他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事迹被农民日报、人民日报APP、浙江之声、浙江新闻和丽水日报、丽水电视台等媒体广泛报道,他还被村里授予“终身荣誉村民”。在获知他快要回校工作之际,很多村民都流下了热泪。他深知这一切来之不易,但他常说:“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取得的,今后我一定要以更严的标准要求自己,以更踏实的作风让党旗在村里高高飘扬。”


愿做学生践行助力乡村振兴的引路人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在全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作为青年教师,他将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除了做好驻村帮扶工作之外,更要带领学生积极投身到助力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去,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智慧动力,通过实际行动汇聚起更强大、更热血、更青春的力量投身基层、报效国家。他说:“这不仅是我投身于脱贫攻坚战的初心,更是我身为水院教师,应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行业情怀、乡土情怀和人文情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职责本分和毕生追求。”





出品 | 党委宣传部 电气学院
图文 | 许爱玮
编辑 | 陈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