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 |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频道

小暑 |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2021-07-08 15:12

来源:上师学工在线 上师学工在线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三伏伊始,流金铄石

炎炎热浪奏响了盛夏的序曲

小暑时节的来临

也意味着我国大部分地区

将进入炎热季节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小暑正值初伏前后

天气逐渐变得闷热潮湿

“桑拿模式”即将开始

夏至后十五天,斗柄指丁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小暑时太阳运行到黄经一百零五度,天气已热,但还没有达到极点,因此得名。

●  小 暑 三 候  

中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

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一候温风至: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二候蟋蟀居宇:《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三候半夏生:在小暑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  食 新  

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饭。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吃 饺 子  

伏天民谚有

头伏萝卜二伏菜

三伏还能种荞麦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纳凉》

(宋)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

  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池莲自在香。

夏日虽然炎热

美好也在左右

期末已经结束

现在,以似火的激情

肆意挥洒青春吧


编辑 | 顾昕玙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