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英群像丨第19期:董万里 余心所向,虽艰犹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频道

萃英群像丨第19期:董万里 余心所向,虽艰犹往

2021-07-03 22:06

来源:兰州大学萃英学院 兰州大学萃英学院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人物简介:兰州大学萃英学院2017级化学萃英班本科生,大学期间曾获甘肃省物理实验竞赛非专业组一等奖、兰州大学化学竞赛二等奖,兰州大学校级科技创新一等奖学金,参与科研项目1项,以第二作者身份发表高水平论文一篇,即将进入清华大学化学系深造。


他一直相信: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坚持可挡艰难时光。他的身影,活跃在学科竞赛上,也忙碌于实验室中。本次,我们将与兰州大学2017级化学萃英班学生、2020-2021学年萃英学院“拔尖学子奖励基金”科研标兵称号获得者董万里对话,了解他的热爱与坚持。



Q1

你参与的科研工作最终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在了Organnic Letters期刊上,能否简单介绍一下你在这方面的工作?


这个项目叫做光催化氢提取实现不活泼烯烃的官能团化,目的顾名思义,就是结合氢提取的原理设计高效烯烃官能团化的反应。项目初期,我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初步确定了实验的设计思路。实验阶段并不顺利,部分不活泼底物产率一直无法达到理想水平,我首先是广泛筛选催化剂,得到相对高产率的几种催化剂,然后尝试优化其他条件,进一步提高产率。


Q2

你认为化学的魅力在于何处呢?


我认为化学是充满变化和未知的学科。你可以通过学习化学,以更为科学的视角观察世界、认识世界;你可以创造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实现分子的设计与可控合成;但同时变化与未知意味着一定的危险性,需要我们胆大心细,“戴着镣铐跳舞”。


Q3

你认为应该如何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呢?


我觉得应该首先学会独立思考吧。在独立思考中我们学会勇敢尝试,学会发现自我,学会以兴趣为基础积累知识的广度与深度。


Q4

你认为本科生科研工作与学业冲突吗?


不冲突,上课的时间就专心上课,尽力将理论知识学好;在没课的时候,实验室跑得勤一些,多多学习科研思维和实验技能。只要合理安排时间,就不会冲突了。


Q5

有些同学认为科研是一件很枯燥的工作,请问你是如何理解科研的乐趣的?


我觉得科研工作最需要的是坚持。科研日常工作有时候的确是琐碎而枯燥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坚持,到了有成果的时候,就能感受到有乐趣了。所以我觉得乐趣在于排除万难后获得成果的瞬间。


Q6

你是如何在遇到瓶颈期时快速调整自己的状态和心态呢?


学会转移注意力, 当我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我会多做几个深呼吸,尽力使自己冷静下来。之后,我会找信任的好朋友倾诉。当学习遇到瓶颈时,我会去请教同学或老师,总会有解决的办法的!


Q7

关于计划执行和学习效率方面,你有什么样的建议?


我本人比较随意,一般不怎么制定计划。当然有计划,坚持执行下去也是好的。至于学习效率,坚持早睡早起,劳逸结合,多多参与体育锻炼和社团活动是有帮助的。另外,提前学一点未来的知识在我看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我认为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节奏。


Q8

在萃英学院的三年中,你觉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我最大的收获在于去实验室的机会相较榆中的同学更多,去实验室跟师兄交流更方便,与此同时我还获得了许多他们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经验。


Q9

对于立志走化学科研道路的同学,你觉得是应该早些进课题组接触科研,还是扎扎实实地做好课内工作?


我个人认为都可以。如果想早进实验室就坚持待几年好好做研究。如果想上课就认认真真把课上好,专注于获取好的成绩。条条大路通罗马,按自己的节奏来就好了


Q10

如果让你给想要走上化学科研道路或刚刚走上化学科研道路的学弟学妹们讲讲经验,你会说什么呢?


重在坚持,科研就像种树,偶尔浇浇水是长不好的。


访谈结语


时间是一条漫长的长河,温柔地从每一个人身边流过。每一次际遇交错成诗,塑造了现在的自我。在未来,董万里将继续怀着热爱与梦想,越过山丘,穿过荆棘,去往更广大的世界,看更多元的风景。



文字丨董万里 樊晓腾

图片丨董万里

编辑丨樊晓腾

责编丨田雨荷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