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追忆革命情,再启新征程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频道

长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追忆革命情,再启新征程

2021-07-14 11:17

来源:长安大学运输工程学院 张舒敏 常乐 王紫悦 侯昌宇 万启超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2021711日,长安大学赴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探寻百年红色足迹见证伟大攻坚成果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位于陕西省富平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基地的东边是一片梅园,梅花象征着高雅、忠贞和坚韧。毛泽东同志在咏梅中写到的“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正是对这种品质的赞美。中国共产党走过一百年的风雨征程,历经磨难,在黑暗中迎来曙光,一如梅花傲雪开放,终吐芬芳。这满园梅花象征着以习仲勋先辈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身上所蕴含的精神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作为新时代的领路人,广大青年都应该学习梅花的气节,迎寒而开,临难而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和谐广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人注目,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文明社会的美好夙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规范。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部署,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也使其成为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此外,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实践队成员在石碑前合唱《强国一代有我在》,歌声里是每个人对于祖国的殷切祝福和美好祈愿。挥舞着的党旗和国旗,如同盛夏耀眼的光,点亮着每个人心中的那团火花。

在习仲勋陵园,实践队的每一位成员都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面对习仲勋的雕像庄严致礼,深切缅怀老一辈革命家习仲勋同志。习仲勋同志为新中国的建立贡献了许多,而他本人十分的乐观洒脱,“天天奋斗,天天快乐”是他一生的写照。

山海昌明的中国,和谐美好的生活,都是革命先辈们奋斗拼搏来的。习仲勋纪念馆记录了这位优秀共产党员极不平凡的一生,他的一生,是熠熠生辉的一生,是不懈奋斗的一生,是为国奉献的一生。习仲勋是优秀的共产党员,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更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富平县是习仲勋的故乡,也是他投身革命的起点,在这里,他受到孙中山先生和胡景翼将军的革命经历及其民主思想的影响,在心中种下了革命的种子;192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他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开启了他为革命奋斗的一生。

毛主席曾五次盛赞他,并为他题词“党的利益在第一位”;习仲勋的秘书评价他为“胜过古时封疆大吏的传奇式革命英雄”;他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周总理的数次称赞;习仲勋同志用这样一句话评价自己的一生“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也对得起自己;没有犯过‘左’的错误,没有整过人。业绩平平,问心无愧......

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我们已在路上,强国之路在探索的脚步中不断延伸,富强的梦想正在实现。红旗飘飘党旗猎猎,祖国欣欣向荣,空前居高,中国人民正满怀喜悦和希望朝着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一百年的光辉历程,走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历史验证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程,我们要铭记党,拥护党,不负先辈,不负青春,不负祖国,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念故道茫茫初心未忘,展未来熠熠生辉壮志犹坚,我们也会继续前进!

供稿:张舒敏 常乐

供图:王紫悦 侯昌宇

编辑:万启超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