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武汉理工青年志愿者暑期实践丨童心传红情,薄纸助乡兴
7月11日至7月16日,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12名成员组成暑期社会实践队,联合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后坪镇小学,举办了主题为“纸为爱你”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以中华文化中文房四宝之一的“纸”为活动载体,通过教学、互动相结合的形式,带领后坪镇小学的学生学习党史文化,表达对党的敬爱之情。同时,实践队在当地进行访问调研,了解当地教育发展情况,宣传乡村振兴理念,助力当地人才振兴。
(图为实践队员指导小学生制作建筑模型)
教学与互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知识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并亲身体验其中,实践队员将互动教学的新型教育理念带到乡村小学,助力乡村振兴。活动过程中,实践队员采用一对多分组的形式,将小学生分成六组,每组由一名实践队员进行指导教学。实践队以纸为载体,用先讲后做的教学顺序,将非遗文化、土木工程学科知识通过“吹墨画”、“剪纸”、“纸桥承重”“我的家”建筑模型制作等手工制作形式进行普及,让小学生们在手工制作的同时能够学到有用的知识,加深对科学理论的探索创新之心。
实践队员在小学生手工制作地过程中,与小学生充分进行互动,在保证学生安全使用工具的前提下,与小学生一起制作手工作品。当学生需要指导时,实践队员手把手进行教学,确保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图为小学生在学习剪红船窗花)
教育与时事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传扬红情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了让小学生们更加了解党史,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敬爱之情,实践队在手工作品的内容设计上添加了许多红色元素。吹墨画的主题选择梅花,将文化兴国理念和傲寒的坚韧品质传播给小学生们。剪纸的内容选择红五角星和红船窗花,将党史教育与非遗文化结合。纸桥与建筑模型制作上,实践队带着小学生在作品上“添彩”:在纸桥上画红星、插国旗;在建筑模型上贴红纸,写祝福。
实践队不仅在手工制作上融入对建党百年的祝福,也注重小学生们理论与精神上的党史教育。实践队员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分布比较大,低年级学生数目比较多,最终采用讲党史故事、看党史动画、唱红色歌曲三步走形式,帮助小学生普及红色知识、传扬红色情感。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对学生家长进行调查询问)
调查与实践相结合,让人才在乡村中发展振兴
实践队在与学生互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同学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不喜欢参与集体活动。为了探究当地学生教育情况,实践队员挑选出部分学生,在取得学生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对学生家庭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学生受教育情况以及家长对学生教育的看法与需求,同时询问了解了乡村振兴战略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向学生家长普及乡村人才振兴的意义。
实践队在对学生家长的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后坪镇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下改观巨大,生态、产业、文化较过去有较大变化,但居民对乡村振兴了解并不透彻。大部分学生家长教育理念比较符合时代发展,他们提倡言传身教,注重人才培养,自己做孩子榜样的同时,让孩子解放自己的天性,但仍有少数家长对学生教育仍持“放养”态度。实践队员在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向家长宣传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意义,普及乡村振兴的重要概念,切实为当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本次实践活动中,实践队以纸为载体,将一年以来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做成实践集锦,吹墨画、剪纸展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纸桥承重”“我的家”建筑模型制作展现了土木工程学科的工匠情怀,各项活动结合建党一百周年进行了元素的调整和完善,力求帮助保康县后坪镇的小学生们更加快乐自信、更爱探索创新、更具爱国情怀,更有满满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