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西农学子三下乡:花椒种植为小塬村村民带来发展新机遇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频道

【乡村振兴】西农学子三下乡:花椒种植为小塬村村民带来发展新机遇

2021-07-12 13:57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雷欣月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7月1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陕西省宝鸡市脱贫攻坚调研队前往天王镇小塬村开展调研,根据调研目的和前期行程安排,调研队将首日调研重心放在了小塬村长期花椒种植方面,由村党支部书记黎保卫同志带领,于下午四时前往花椒园进行调研。

调研队向村主任黎保卫询问花椒种植情况 李佳怡摄

受多种因素影响,村民务农收益不乐观

黎保卫同志介绍:小塬村村民在2016年以前主要种植小麦、玉米,但是小塬村耕地分散零碎,多分布在山坡上,面积较小,难以形成大规模种植,且水资源利用困难。小户种植小麦玉米本就收益低,村民种植积极性不高,因而面积也就越来越少。此外,小塬村也有村户常年种植花椒。调研队通过资料查阅以及详细询问当地实地情况后发现,花椒喜旱,适宜种植在通风条件良好的环境中,小塬村的耕地正好符合种植条件,但村中种植的花椒为旧品种大红袍,产量低,带给村民的收益有限。黎保卫同志对此表示,“年轻人外出务工,老年人留家务农,这是多年来的现状。”

种植新品种凤椒 马睿泽摄

“新品种+新技术”,劣势变优势,花椒种植迎来机遇

据了解,2016至2017年间,镇政府针对小塬村现状,出台相应的扶贫政策,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带领村民大力发展花椒种植业,助力小塬村脱贫摘帽。为了补足花椒品种,当地引进高产品种“凤椒”,同时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对村民进行专业培训,传授花椒种植栽培技术。有了新品种和新技术,小塬村花椒普遍在产品质量和品质上得到提高。

调研队入户采访了多家种植花椒的村户,常年种植花椒的村民马录琴表示,她从中十分受益,村里对大家花椒种植的扶持工作,不仅让产量提升,收益也是大幅提升,往年大红袍价格保持在十多元一斤,这几年种植的凤椒可以买到四十多元一斤,靠种花椒每年可以给家里收入补贴不少钱。

    产出的花椒品种好,满足市场需求,花椒成了村民务农收入的主要来源。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农作物,因地制宜,小塬村探索出自己的脱贫路线,迈出脱贫第一步。

调研队采访花椒种植户 李佳怡摄

探索新模式,花椒种植前景光明

黎保卫同志介绍到,通过前面一系列的工作,2017年以来,村民普遍接受了种植花椒,小塬村花椒种植逐渐形成规模,成为小塬村主要农作物。

调研队走访多家村户的花椒园了解到:目前,村民主要以个体种植为主,也有多家合作种植。花椒种植户多数对种植花椒充满信心,也有逐渐扩大种植面积的意愿。小塬村村委会对此认同并表示,未来打算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仿照本村正在顺利推进的集体合作社产业葡萄园和食用菌,将各家的花椒园发展成为花椒集体合作社,让村户入股。在村委会带领下,入股村户分工协作,集中统一负责种植管理。并要打造自己的花椒品牌,通过网店销售、直播电商、线下团购等多种渠道,扩大销售市场,获取更大收益,同时不断加大村集体产业的宣传力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黎保卫同志表示,将来发展成为集体合作社产业,将需要更多人员参与,在技术要求上也会更严格。他希望通过村集体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本地就业岗位,不仅可以提高村户收益,更能借此机会让更多的村中青年人,以及专业的技术人员愿意返乡工作,投身发展本地的产业,将小塬村的集体产业做大做强。希望小塬村的经济发展和人才发展两方面紧密结合,早日形成稳定持续的互相促进新局面。

通过此次实地调研,调研队发现,小塬村花椒产业作为本村主要种植作物,在当地政府、村委会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一步步走上更高的发展阶段,因地制宜是小塬村农业发展的巨大优势和发展特色。村委会也表示,目前脱贫攻坚工作已经结束,巩固成果致力乡村振兴是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小塬村一直致力于发展本村特色农业,包括葡萄和食用菌产业,虽然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但预计未来将会有非常不错的成效,有望为村集体和村民带来数十万的巨大收益。

调研队合照 黎建勇摄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