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正当时:书石莲振兴文化答卷 担青年时代先行使命
7月17日,湘潭大学赴石莲村“乡村振兴正当时”专项实践团文化振兴调研小分队继续深入石莲村,探寻石莲文化振兴密码,书写石莲文化振兴答卷。
落实文化下乡,完善治理体系
清晨,团队在清风和煦的早上开始了一天的走访调研。沿着蜿蜒的石子路,团队走进一户户村民家中,围绕“石莲村民对村中文化建设的了解和认可情况”展开进一步调查。通过与村民的交流,大家纷纷认识到,虽然石岩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距离真正满足村民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具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村民对村内文化基础设施了解不足,譬如对当地“农家书屋”知之甚少;精神文明方面的活动开展次数少;相关文化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建设;文化管理制需要完善。团队采取问卷调查和采访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工作,确保数据真实可靠。经过整个上午的摸排,团队掌握了村民对村内文化活动的强烈需求,对石莲村文化振兴的途径也有了基本方向。
图为团队成员对村民进行采访
但瑕不掩瑜,团队走访了解到,近些年石莲村的乡风文明建设也取得了累累硕果。石莲村结合实际,根据相关政策要求,成立了若干群众性自治组织,如“石莲村老龄协会”、“石莲村治丧委员会”等;进一步完善制定了村规民约、自治章程、管理办法;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移风易俗也得到了有力的落实。
“我们了解到,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石莲村各方面建设都有了明显进步,但总的来说村民文化生活还是略显单调——这是石莲村文化振兴需要改善的方向,也是小分队接下来努力的方向。”小分队队长廖丛煊说道。
教育筑牢基石,教师赋能振兴
平凡的溪流,孕育着深邃;平凡的园丁,孕育着良才;平凡的乡村教育工作者,孕育着伟大的时代使命——他们是这样让人钦佩。石联完小校长刘武,就是这样一位让人钦佩的乡村小学校长。刘武校长热情地向团队成员们介绍了近年来石联完小的发展建设情况:学校一向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序开展综合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教育教学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互联网授课逐步为师生接受;文化类设施和活动日渐增多,各班级都建设有“读书角”,举行“共读一本书”的活动;学校综合实力日渐增强,全镇排名第五,升学率稳步提升。
图为团队成员对刘武校长进行采访
校长也谈及到完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挑战,譬如部分家长对学校支持力度不够、村中留守儿童因缺乏管教而问题频出、师资力量还相对薄弱等问题。团队成员们牢记自己来到石莲村的使命,对于此,团队成员们把制约完小发展的瓶颈一一记录,认真思考研究,纷纷为刘校长出谋划策,探讨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
创意宣讲形式,厚植爱国情怀
夜幕降临,蝉声鸣鸣。晚上,调研团队在村部继续进行文化宣传,为村民播放爱国主义题材电影《红海行动》。《红海行动》是团队理论学习组成员精心挑选的主旋律电影,不仅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而且教育性强,能够有力唤起村民内心的爱国主义意识。“前来观影村民人数相比前两日大大增多——这一方面说明石莲村传统的家国观念十分浓厚,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努力获得了回报,得到了村民的认同,这对我们是极大地鼓舞。”调研团队成员张展耀感慨道。群众观影反馈良好,纷纷赞扬团队成员下乡“用心了”。来自群众的表扬是对团队最大的肯定,也是团队继续努力的动力。
图为石莲村民在村部观看《红海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新时代主题教育”是调研团队所领悟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振兴的重要方法,以集体观影形式推动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是调研团队本次调研活动的特色安排和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乡村振兴就是是这一代青年人的使命和责任,青年人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和排头兵。在未来,一定会有更多青年的力量注入新时代的田野之中,以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助力农民富、农村美、农业强,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
指导老师:欧定余、郭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