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寻访】探访美丽南洞 找寻红色足迹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频道

【红色寻访】探访美丽南洞 找寻红色足迹

2021-07-13 13:46

来源: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陈佳瑶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峰峦重叠,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倒影翩翩。7月11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传承百年华章 绘梦时代新篇”理论宣讲实践团走访了南洞艺谷,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路,深入了解南洞艺谷的环境和文化,体悟其中的红色基因。

感悟民俗 重获一份体验

盛夏的南洞满目苍翠,层峦叠嶂的小山相互遮掩带来了些许隐秘的色彩。顺着沿路的道路指示牌,我们不由得加快了步伐,一幢幢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壁画房映入眼帘,仿佛走进了充满浓郁氛围的乡土艺术天地,让人耳目一新。一幅幅充满艺术韵味的壁画爬满了民居的墙面,形成了“步步皆风景、人在画中游”的景观。

据当地居民的介绍,实践队员了解到,南洞艺谷民俗壁画村是舟山最大规模的民俗壁画村,是南洞的一大特色以舟山传统民俗文化为创作主题,这些壁画作品是由西安美院和中国美院学生“以墙为纸”,将世界优秀的平面海报、动漫海报等表现手法运用在房屋外墙画作而创作的,这些画作多以海洋文明、农耕文化、民促风情、戏剧人物、花鸟鱼虾等为题材。

实践队员们不经惊叹,在远离城市的喧嚣竟真有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在这样的农村也存在视觉盛宴。每幢墙上的的壁画,仿佛都在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在充满艺术气息的壁画村,此刻我们感受到了农村中最淳朴的氛围,我们的心中渐渐升起了一股亲切感,我们也同样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走进壁画村,让现在的孩子们接受文化教育,感悟最原始的文化味道。

追随红色印记 领悟一份精神

千年历史使南洞艺谷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顶着炎炎烈日,伴着阵阵暖风,队员们很快就来到了文化大礼堂文化。迎面扑来的是笔墨的香气,文化的气息。一村民介绍道;“整个文化礼堂在原有旧址的基础上沿袭江南四合院建筑风格,按照‘具有宣传教育功能、方便人们观瞻、美化村庄景观’的要求,围绕村史村情、乡风名俗、崇德尚贤、美化家园等主题,设置四个展陈室,全力打造为农村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新地标和市民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家园。”

队员们开始欣赏和拍摄一层墙体上的戏剧中常用的古筝、古琴、琵琶等古典演奏乐器和各种戏服以及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十四次舟山之行为主题的领导关怀展示厅。队员祝佳丽不经赞叹道;“在舟山这样以渔业资源为发展对象的岛屿,也能领略到江南戏剧的风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来舟山观察,深入基层,体恤老百姓,对我们如此关怀,今后我们舟山一定能发展得更好!”其他队员连连点头对她的话语表示肯定。

文化礼堂不仅是村民们的精神家园,也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红色教育基地。对于像这种红色教育基地,只有我们身临其境地去看过、了解过才能真正的感受到文化独特的魅力、体验“乡村振兴”理念在农村的深入贯彻。

功勋号火车 记录一份记忆

作为红色基地的南洞村落,少不了历史留下来的痕迹。迎面停靠着一列锃亮的火车头上面印着“1933”,休闲地横卧在铁轨上。实践队员了解到,这是一列来自戈壁滩的功勋号火车,列车有九节车厢,曾经是运送研发“两弹一星”的科学家的专列,有着辉煌历史,后来就被村民放到了南洞村,并取名为“功勋号”。

功勋,意为对国家、人民做出的重大贡献,立下的特殊功劳。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共中央授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国家作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功勋的杰出人士“共和国勋章”。再次,以“功勋”二字,记录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成为当代人一份美好的回忆、下一代人骄傲的历史。          

从这次南洞艺谷之旅,实践队员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我们活动的意义重大,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应该只停于表面,而应深入农村中去感受去体验,为了农村更好地发展出谋划策。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