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自己,才能读懂别人 | 读《偷影子的人》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光丽的外表或者强健的体魄并不能表示他人的幸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悲伤。外表风光强悍的马格,谁能想到他的晚餐没有一家人的陪伴,只有履行任务般的进行。这或许就是一个人光环下的阴影。所以没有一个人是最悲哀的。只是你不了解罢了。”
“我再也不能看到你,再也不能听到你叫我的名字,就像从前每天早上你所做的那样。我再也嗅不到你衣服上适合你的香味,再也不能与你分享我的快乐与忧伤。我们再也不能互相倾诉,你再也无法整理插在客厅花瓶中的含羞草,那是我一月底为你摘来的。你在春天还未来临前离去,毫无预警地抛下我。在月台上得知你已不在时,我感觉到一生中前所未有的孤单。”
01
今天的读书与大家分享的是法国马克·李维的长篇小说—《偷影子的人》。马克·李维是法国文坛首屈一指的作家,自2000年起,他曾连续12年获得“法国年度最畅销小说家”的头衔。《偷影子的人》是马克·李维的第十部作品,也是他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在中国,这部作品一经出售就卖出了接近三百万册。
作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他拥有“偷别人影子”的超能力,可以听见人们心中不愿说出口的秘密,于是他借助这种特殊能力去帮助别人,为每一个偷来的影子找到点亮生命的光芒。马克·李维用一贯简单、明确又有效的笔法述说了温情感人的故事,他成功地钻入主角的躯体,以完美的语气演绎了一个能和影子对话的小男孩。
小说采用了类似于散文一样的叙述流程,将七个几乎毫不相关的故事情节用独立的章节串联起来,没有生硬的说教,仅仅凭借情绪,就足以动人。从遭受着校园欺凌的瘦弱小男孩,成长为面临着爱恋情结的实习医生,这位自始至终都没有揭露过姓名的主人公,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偷影子”的奇幻境遇和爱恨交织的内心秘语。
02
小时候的小男孩很自卑,可能是因为转学到外省学校被欺负、默默喜欢伊丽莎白却没有回应,又或许是爸爸突然离开母亲的缘故,但是由于自己的性格,他从没和妈妈说起过,对以上种种事物的感觉。他说:“我的童年就在那里,带点忧愁又有点悲痛,在这个外省的小城市里,我拼命等着伊丽莎白垂帘看我一眼,在绝望中等待长大。”
小男孩喜欢伊丽莎白,因为她是全校最漂亮的女孩,所有的男生都为之倾倒,包括马格,所以后来他对伊丽莎白的喜欢变成了报复马格的一种方式。在亲吻了伊丽莎白后的第二天,他们就分手了。父亲出轨的流言蜚语在整个小城传开,母亲也在父亲离开后陷入了巨大的阴郁,这些成长的烦恼在小男孩的童年里肆意生长着。
人生总能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翻转,当小男孩认为一切都运行得很糟时,突然间,一件意料之外的事就改变了一切。“遇到克蕾儿后,我确信人生再也不同以往。” 在一个假期,小男孩在海边小镇的海滩上遇到了那个又聋又哑的小女孩。他们可以用影子沟通,也可以听大提琴而感觉彼此,还可以用“老鹰”风筝来表达对对方简单的喜欢。
克蕾儿是一个失聪的女孩,因为失聪,也就成了所谓的“哑巴”。尽管她不能开口说话,但是她却拥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小男孩是唯一可以和她“交谈’的人,因为他“偷”了她的影子,他读懂了她的心事。在她的影子中,主人公读到了她聋哑的痛苦,以及对未来的恐惧不安。克蕾儿在纸上写下:你偷走了我的影子,不论你在哪里,我都会一直想着你。
多年后,小男孩长大了,变成了医学系四年级的学生。他把童年扔在学校操场的七叶树后,遗忘在成长的小城中;但唯独舍不得的是好朋友吕克,他从吕克的影子知道了他想当医生。吕克是有天赋的,但是家里的面包生意让他无法追寻自己的梦想。小男孩不断地去找吕克爸爸沟通,最终让吕克如愿去医学院学习。
可是,成长的烦恼才刚刚开始。或许是家里情况不允许,或许是读书做医生太过于艰苦,吕克在疯狂努力地学习了四年后,最终放弃了热爱并为之付出的医学事业。然而再次回到面包店的吕克,已经不后悔了,因为当看到人们品尝面包后的笑颜,他感受到了无比的成就感。
03
妈妈当初在吕克被爸爸扫地出门后,她哭了,可是她是开心的,她说她很久不曾如此快乐了,看到儿子能冲破桎梏,展翅飞翔,是发自内心的开心。“青少年时期,我们总梦想着离开父母的一天。而改天,却换成父母离开我们了。于是我们就梦想着,能否有一时片刻,重新变回寄居父母屋檐下的孩子,能抱抱他们,不害羞地告诉他们,我们爱他们,为了让他们安心而仅仅依偎在他们身边。”
可是这天,全世界最大的悲伤袭来,最爱小男孩的妈妈去世了。小男孩读过很多人的影子,获得了很多陪伴和快乐,但是他唯独忽略了自己母亲的影子。母亲离异后,他们一直生活在那个海滨小城的家里,他童年的烦恼,不曾与母亲分享,母亲的哀伤也不曾在男孩的心中引起波澜,他们就像是住在一起,以亲情相牵连的陌生人。小男孩看了母亲最后的一封信,看到了母亲对他的期许,终于解放了一直将他禁锢在童年的枷锁,可是母亲再也不会回来了。
亲情部分的爸爸,只在开头渲染了几笔,中间从未出现过,那是由于母亲不喜欢而尽量回避,他也从来未曾提起。直到最后,小男孩在母亲留下的盒子里,发现了父亲的信,原来父亲在每个圣诞节和他的生日都会寄信来,毕业典礼也出了席,只是因为懊悔而无法直面孩子和曾经的妻子。这也刻画了父母那一辈的表达爱的方式,只是小男孩一直没有明白而已。
书中的“偷影子”类似于读心术,只不过每个人的影子都有独立的一面,它们能既能透露主人的遭遇与隐私,也能对主人的一切发表意见,并且可以表达自己的态度。男孩的影子跟别人的影子相重叠时,就可以跟别人的影子交流。全书语言温暖,讲述了小男孩的生活故事,对友情、亲情、爱情也有生动的描述。
整本书中,大大小小的故事渗透着许多哲理,真正的爱可能并不光鲜,甚至夹杂着自私。而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完满都伪装成一个并不真实的形象,以至于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我们想要超越自己,于是不断学着以心换心,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场,怀着悲悯慈善的心,发现并去理解别人的缺点、过失,甚至是欺骗、谎言。
与影子的对话,其实就是与心灵的对话。读懂自己,才能读懂别人。其实,很早之前,影子就是我们信赖的朋友了,只是自己在长大之后,逐渐忘记了。
音频见https://mp.weixin.qq.com/s/Ws0IfD5uIJd9sgh7z0gTD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