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是背后一成不变的坚持,是一次次的永不言弃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频道

蜕变,是背后一成不变的坚持,是一次次的永不言弃

2021-06-18 15:56

来源:中南大学 张怡宁 杨慧瑞 丁可 罗添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人的一生总是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尝试,而伴随而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成长与蜕变。

蜕变,是背后一成不变的坚持,是一次次的永不言弃。在试炼的终点是花开万里,愿你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

《飘》

图片来源于网络

提到《飘》,可能大多数人会想到关于斯嘉丽的经典描写:"她那双淡绿色的眼睛纯净得没有一丝褐色,配上乌黑的睫毛和翘起的眼角,显得韵味十足,上面是两条墨黑的浓眉斜在那里,给她木兰花般白皙的肌肤划上十分分明的斜线。"她身上融合了法兰西贵族母亲的美丽和爱尔兰父亲的野性,在极富女性魅力的同时,具有不服输的叛逆精神。

18614月,美国南北战争即将爆发,但十六岁的斯嘉丽对此毫无兴趣,她只关注明天的舞会和她众多的追求者们。在希望和卫希礼私奔被拒后斯嘉丽气急败坏地给了他一个耳光,之后又对听见了这一切出言调笑的白瑞德反唇相讥,她在这里表现出来的叛逆精神,其实已经为她以后的蜕变埋下伏笔。安逸的生活过后,是烽火四起,是无数家庭的衰败与破灭,当斯嘉丽重返塔拉庄园发现母亲逝世,父亲神志不清,而塔拉种植园留给她的几乎一无所有了。

最令人钦佩的是,她放下了过去所受的教育带给她的固有印象和优越感,下地干活。她指挥起一家人开始各得其所地工作,自己也事必亲躬,带头到田里去采熟了的棉花,在北方佬来临前带领大家将食品和牲口藏好。从这一刻起,斯嘉丽才真切地意识到她与塔拉庄园的红土地血脉相连,那是她的力量来源。

她从一个懵懂任性的少女蜕变为强大勇敢的女强认为。斯佳丽是个矛盾体,可又有谁不是矛盾体呢?她在生命的道路上一路走来,当她面对困难时,她选择迎接,当她面对责任时,她选择担负,可当她面对爱的抉择是,起初,她选择蒙蔽自己,当她终于认清,要面对时,却已为时已晚。而她,在无能为力时,就会告诉自己,明天是新的一天,明天一切都会好了,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她在整个故事中,都是个充满生气、充满斗志的人。我最欣赏的,便是她的这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永远充满了希望,充满斗志,永远不会放弃,永远不会绝望。

 

《偷影子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莎士比亚说:有些人只拥吻影子,于是只拥有幸福的幻影。

一个总是受班上同学欺负的瘦弱男孩,有一天突然拥有了一种特殊的能力。他能偷走别人的影子,从而知晓他人的心事,听见人们不愿说出的秘密。他开始成为大家的心灵伙伴,为每个偷来的影子找到点亮生命的小小光芒。

“你偷走了我的影子,不论你在哪里,我都会一直想着你。”

那年灿烂的夏天,妈妈带着他去滨海小镇遇到了克蕾尔——一个非常漂亮的聋哑女孩。只要她一笑,就会发出大提琴音色般的声音。一个会用风筝写出“我想你”的女孩,带有草莓口香糖的味道,真是让人永远都忘不了她。

人生总能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翻转,一切都运行得很糟,但突然间,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情可能就改变了整件事情的发展。他们再也没能回到那个滨海小镇,一段青梅竹马的恋情好似无疾而终。来年没有,接下来每年也没有,他再也没有克蕾儿的消息。

“我等了你四个夏天,你没有信守承诺,你再也没有回来,风筝死了,他们站在这里,谁知道呢,也许有一天你会找到他。”克蕾儿在他们邂逅的地方留下的一张纸条写到。

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吕克是他一生中的挚友,面包师之子。影子告诉他,吕克的梦想成为一名医生。但当他帮吕克实现梦想之后,吕克却发现,这好像并不是自己所想要的生活。

于是他知道,我们不能轻易干涉别人的人生,即使我们是为了对方好。

影子曾对他说,偷别人的影子时,你首先要做好的一件事是:守好你所知道的别人的秘密。

人生是一个不断蜕变的过程,人总要学会克服恐惧、面对现实,才会成长。

 

《悲惨世界》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那个绝望的、内心充斥着愤恨的男人蹑手蹑脚地溜进卞福主教的屋子时,他大概也想不到,即将迎接他的是内心灵魂的救赎,是苦役犯从绝望自弃到学会爱人的蜕变。

如果评选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维克多雨果这个名字理应上榜。雨果的著作《悲惨世界》,则众多读者此生读不厌的书。谈及蜕变一词,怎能不想到冉阿让?怎能不想到雨果的文字带给我们的震撼?

一条面包,能拯救一个饥肠辘辘的儿童的性命,也能让一名正值壮年的苦命人耗费十九年的光阴,流损珍贵的人性,徒留仇恨。是主教买下了冉阿让的灵魂,让他从仇恨的泥泞中解脱,让他回归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心怀善念和信仰的人。冉阿让的一生尽是悲苦,可他在生命的后半程里,领悟了爱的真谛。我们无法苛责偷窃银器的冉阿让,就像我们无法成为自首的马德兰市长一样,但我们知道这一切皆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

雨果把这称为上帝的救赎,在我们的文化环境里我们将此视作人世间的大义。只要我们保留赤诚的内心,蜕变不仅是恶与善的一念之差,也是人堕落和觉醒的千差万别,只要世间还残存着愚昧和苦难,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便永远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