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1200公里的爱——中南大与盐津县
写在前面
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地处滇东北云川交界处,山地占比99.2%,曾是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距离武汉1200多公里。根据教育部和国务院扶贫办要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2020年起作为中央定点扶贫单位正式结对帮扶盐津县,派驻了一名盐津县挂职副县长和一名驻村第一书记两名干部。2020年,盐津县5名大学生考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老师好,考试正在努力准备中。暑期现在还没想好怎么办,弟弟要实习,爸妈身体不好,我挺想回去看看他们,但还没买票,也有可能要留在武汉做暑期兼职,但是学校又住不了,因为要搬校区……”
“别着急,我们一件一件解决。”

翻山越岭,资助千里送归乡

乡村振兴,中南大人在路上
汽车在山林里穿梭,此行的目的地是盐津县普洱镇箭坝村,这里有位特殊的客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曾经的办公室主任、该村现在的驻村第一书记邓宏军。
箭坝村坐落在大山中,路上随处可见山上的落石,一路上大家紧紧抓着扶手,车子在摇晃颠簸中缓慢前进。每爬到一座山顶大家以为到了的时候,发现车子又开始下山准备爬另外一座山。偶尔对向来车,就得有人下车指导两个车一点点挪动。山里的路都是“之”字形,好几处弯不得不先倒退才能拐过去,据说光从普洱镇到箭坝村就有99道弯。
走进村里唯一的学校——箭坝小学,一行人为小朋友带来了文具、书、生活用品等礼物,希望祖国未来的花朵都能茁壮成长,成为栋梁之才。校长对大家表达了真挚的感谢,并介绍了学校的学生情况、师资力量、德育文化、资助政策等,校长说道:“自从脱贫攻坚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脱贫,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绝不让一个学子因贫辍学。在第一书记得知小学存在没有书包、校服、热水等问题后,积极联系爱心企业、校友会,所有的问题都被一一解决。”
邓宏军累计为箭坝村筹集近25万元资金,用于村上卫生、教育、资助等方面,并搭建e帮扶平台、组建学生志愿团队,致力于乡村脱贫和振兴。“其实在这里干的事情跟以前差不多,都是帮助人,只是换了个地方工作而已,践行的理念还是那九个字—— 有温度,有情怀,接地气。 ”他说道。

基层就业,青春献给党和国
我校两名云南籍毕业生——李维维、自滢竹,秉持中南大 “博文明理 厚德济世” 的情怀,研究生毕业后毅然回到云南盐津,服务家乡建设。
在万古村初见李维维时,大家都不敢相信眼前这个瘦小、稚嫩的小姑娘就是大家要找的驻村工作队队员。但当她介绍村里情况如数家珍时,又不得不为她的敬业精神感到震撼。
初来之时,由于言语不通、村情民情模糊,李维维感觉到困难重重。母校挂职盐津县的龚家友副县长,得知她扎根基层之后,特地专程前来看望,分享基层工作经验,勉励他们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中南大力量。备受鼓舞之后,她用两个月的时间,风里来、雨里去,早出晚归,摸清村里情况,与群众打成一片。
虽然压力和责任同在,但她们从未想过退缩: “家乡养育了我,国家帮扶过我,理应饮水思源。只有先把基层工作干好了,才能干得好其他工作。看到家乡一点点的变化,便是最大的幸福。”
学校这次探望还给她们带去了一份暖心大礼包,里面装满了中南大纪念物,希望她们走地再远,也不要忘了回家的路,母校永远都是她们坚强的后盾。一整册《平凡的世界》,希望他们能够像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虽立足于乡土,却矢志奋斗、自强不息。
【责任编辑: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