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寻访]辽石化学子前往延安追寻红色记忆,传承延安精神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知识

[红色寻访]辽石化学子前往延安追寻红色记忆,传承延安精神

2021-07-26 18:20

来源:辽石化经管范 刘美君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建党百年之际,为丰富新时代广大青年的红色文化底蕴,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百年荣耀,7月13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延安循迹行,辉煌百年路”调研团(以下简称辽石化调研团)走进革命圣地延安,进行为期十天的 “重温百年党史·追寻红色足迹”2021年全国大学生延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这里践行雷锋精神,学好延安精神,弘扬红色党史文化。

实践第一天,“重温百年党史,追寻红色足迹”2021年全国大学生延安暑期社会实践第一期正式开课,由四所高校参与并举办了开班仪式。在开班仪式上,基地教师向成员们介绍了活动期间的各项要求及本次实践活动的学习目的,这一活动,更有利于后续活动的实施。随后,四所高校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分别进行了发言,用生动简朴的话语阐述了到延安学习的敬畏之心。辽石化调研团学生代表表示:要将延安精神与雷锋精神联系起来,积极发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铭记先辈们的艰苦奋斗精神,将延安的革命故事以及优秀品质带回校园,带向社会,让红色精神与雷锋精神并行,做先进青年创民族未来。

图为2021年全国大学生延安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第一期

延安——照耀中华民族远大前程的灯塔

开班仪式结束后,在基地老师的带领下,不同高校的调研团成员们通过模拟三五九旅分班建制彼此熟络起来,有效调动了成员之间的积极性与互动性,培养团队意识。接着,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中的延安十三年》的专题教学中,康琪教授用声情并茂地演讲带领大家重温党中央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13年的光辉历程,调研团成员们深入了解了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等革命故事,成员们在感叹党的辉煌功绩的同时,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光荣传统与宝贵经验,党中央用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谋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民族解放、人民自由、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午餐时间,辽石化学子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子合作体验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实践活动。1943年,电影《南泥湾》上映,毛泽东同志亲手写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题词。此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成为陕甘宁边区妇孺皆知的口号。在此次活动中,调研团成员们分工合作,洗菜、摘菜、做饭、刷碗,忆苦思甜体验红军生活,重温革命前辈们的艰难岁月,也在实践中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与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自力更生精神。

图为队员们正重走革命路,自制革命餐

学延安精神,续廉政之风

“延安有宝塔,巍巍高山上。高耸入云端,塔尖指方向。”下午,成员们先后参观了延安市宝塔区城市会客厅和中共中央西北局。走在纪念馆里,参观一封封先烈写过的信件、一件件先烈用过的文物和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听着先烈的故事,了解陕甘宁边区、陕北根据地以及中共中央西北局的建立和发展历程,与先烈的思想共鸣,深刻领悟老一辈革命者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随后,成员们来到中公中共中央西北局革命旧址参观,在小礼堂里王慧老师为大家讲授了《习仲勋同志的家风——共产党人的家风典范》,老师从习仲勋同志对妻子荣辱与共、相濡以沫,对子女严格要求、国事为重,对群众关怀备至、公平公正,对自己兢兢业业、清正廉洁四个方面娓娓道来,成员们感受到一名共产党人的优秀作风建设,习仲勋同志的良好家风是学习典范,作为青年学生,要继续传承廉政精神,推进党风建设,做好党的下一代接班人。

图为队员们正在认真聆听王慧老师讲授《习仲勋同志的家风——共产党人的家风典范》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百年仍需风雨兼程。回顾建党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走过千山万水,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历史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作为新时代青年同胞的我们,更应用自己的青春力量与智慧才干贡献祖国,服务人民,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以奋斗之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开拓。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让红色文化历久弥新。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