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齐聚皖北共调研,乡村发展谋复兴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了解乡村振兴和巩固脱贫成果有关措施,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赴阜阳颍州区“皖象更新•脱‘颍’而出”主题调研团队经过前期充分准备,在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于2021年7月13日上午分别参观了阜阳市嘉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阜阳市鸿运食品有限公司和茭白产业基地,并进行了深入调研采访。
茭白推经济,群众共致富
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特别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农村是国家的根基。中央一号文件更是为“三农”指明了方向,在下一步的农村工作中,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工作,实现共同富裕。袁集镇以打造省级乡村治理示范镇为契机,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袁集镇郭王村村民常国龙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瞄准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回到家乡袁集镇,建造了茭白产业基地。茭白产业基地目前有300多亩田地,负责人常国龙热情接待了团队成员,并带领团队成员们进入产业基地,从茭白的种植技术,销售途径,产地收入,市场需求等方面为团队成员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还向成员们近距离展示了茭白种植的技巧。
调研队采访茭白产业基地负责人(安徽师范大学 左梦琪 提供)
负责人常国龙也向队员们讲述了种植茭白的初心,他表示,茭白富含丰富的营养价值,且皖北地区没有大规模的茭白产业园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国家相关政策和当地政府的扶持也提供了保障,同时,茭白产业园为郭王村四十八户贫困户家庭提供了就业岗位,解决了温饱问题,最后,负责人常国龙还向队员们表达了希望将茭白产业做大做广,打造成一个多功能生态产业园的愿望。通过对茭白产业基地的调研,团队成员们切实体会到了手工行业的艰辛,也认识到了乡村振兴道路发展农作物产业时应该根据各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因地制宜,改变传统的单独种田观念,发展立体种养、农产品加工一条龙建设,走特色农产品道路。
嘉月生产忙,就业有保障
在嘉月科技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玉红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深入电子科技公司进行参观调研。团队成员参观了电子厂从焊接、加工、包装时的具体流程和操作,并深入采访员工在工作时的具体过程和在疫情的影响下的工作状态,同时采访了部分员工的家庭经济水平和生活状况。电子厂员工表示,电子厂的作息时间较为平衡,待遇较好,同时电子厂积极照顾留守妇女的孩子,关照家属,提供孩子玩耍的地方。公司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完善有关安全防控措施,扩大生产规模、生产范围,完善员工的福利制度。
调研队队员采访电子厂员工(安徽师范大学 殷乐 提供)
小小气泡水,增收全靠它
团队全体队员参观了阜阳市鸿运食品有限公司,并且深入鸿运食品有限公司进行调研。阜阳市鸿运食品有限公司在当地生产饮料、气泡水等,并对这些饮料进行包装批发,该公司已实现全自动机械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已经形成了生产—包装—销售一体化机制。同时,该公司精心挑选产品,对产品进行线上线下销售,加大生产规模和生产途径。团队成员参观了该公司加工、包装饮料的具体流程,同时采访了负责人陈广辉,陈广辉表示,目前公司营业额每年维持在三百万至五百万之间,在疫情的影响下,公司正处于经济复苏阶段,将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创造更高的收益。团队成员深入学习有关乡村振兴企业的发展举措,了解相关政策,将积极探寻乡村振兴发展。
鸿运食品有限公司加工气泡水(安徽师范大学 殷乐 提供)
农业和乡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民经济和民生的根本问题,袁集镇为巩固脱贫成果,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扶持企业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保障。团队全体成员深入了解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内容,采访调研了有关内容,积极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时代大任的时代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