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自信,方突破,先适应,再改变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学

有自信,方突破,先适应,再改变

2021-08-01 22:38

来源:长春工程学院 马望博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健康的心理状态帮助我们在悲欢交织喜怒哀乐的情绪中寻找平衡,让我们在人生的成功中不自满,在失败中不气馁,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支撑着我们在追寻幸福生活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奥斯丁曾说过:“这个世界除了心理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自信乐观的心态和较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正在潜移默化地帮助大学生们心理走向更加积极健康的状态。

(此图片来源于长春工程学院)

       俗话说的好,自信是打开成功之门的一把钥匙。世界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握着这把钥匙的人,在1919年英国皇家学院承认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此同时远在德国的爱因斯坦听闻后心中并没有丝毫波澜。平静的他在人们的欢呼声中说道:“我不需要别人的证明,需要证明的是别人。”其实很多时候,所谓的厄运和痛苦只不过是自己内心筑起的阴暗牢笼,束缚住自己,但是我们要相信自己完全有不断向前迈步的能量。自信是火把,年轻的我们,永不妄自菲薄,永不画地为牢,永远向前。

       适应环境,包括适应社会,适应他人,适应自己。“既然不能驾驭外界,我就驾驭自己;如果外界不适应我,那么我就去适应他们”,这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人文主义散文家蒙田说过的话。在文艺复兴时期,蒙田为了让人们接受自己的思想,在散文创作上独树一帜,与其他文学家生硬难懂篇幅光鲜亮丽充满幻想主义的风格分道扬镳,去追寻通俗易懂接地气的写作风格,在简洁幽默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引起广大社会的共鸣,他的文学作品也在浪淘沙般文艺争斗中幸存下来,最后流芳百世,为后世的文学家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此图片来源于长春工程学院)

    文学创作尚且如此,年轻的我们初生牛犊不怕虎,与其急于摆脱环境的条条框框,不如先学会适应环境的规则,然后沉淀,厚积薄发,那时我们一定会用更加成熟的视角看自己看社会,再通过自己的能力去创造去改变,共同创建美好的未来。

       优秀的科学家,伟大的领袖,和热爱生活的民众,他们的背后离不开健康心理的支撑。我们见贤思齐,学会乐观自信,学会适应环境,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朝着所爱的人,所爱的世界,所爱的生活不断前行。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