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聚力乡村振兴丨各学院(部)打造特色课堂 青春建功城乡教育
编者按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如期开展。上万名志愿者将奔赴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基层一线,开展党史学习、理论宣讲、国情观察、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奉献青春力量,不断增强作为新时代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校团委将推出相关专题进行系列报道。
假日学校、美育农耕
建功城乡教育资源双向融合
折纸课堂、开荒除草
寓教于乐开特色课堂新路子
据悉,折纸与数学思维实验课是数学与统计学院的明星课程,这次实践团将课程带到社区,将数学思维带到青少年身边。通过折纸课,由浅入深地激发青少年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在玩耍中汲取数学知识,获得在今后学习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启发。
实践团还深入当地农村,开展为村民办实事“开荒除草”活动。挥下锄头,杂草拔起,大家通力合作,荒地的杂草最终被锄得干干净净。“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磨练意志、服务社会,这是大学生深入实践的重要意义”,实践团徐子钰表示。
AI星球课堂、科普体验营
科普教育之光强科技兴国梦
活动现场,实践团成员通过电影的片段、机器人的图片,普及人工智能知识和相关机器人知识。孩子们第一次见到用电脑控制机械臂开展工作,亲身感受了AI世界的奇妙。在实践团成员演示后,课堂上开展了一场趣味电子积木比赛。复杂的电子电路知识通过积木这种简单的形式,用形象化的手段,让孩子们学会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作,自由进行各种创新式的电路拼搭,体会电子世界变化万千的乐趣。
物理科学与科技学院则于荣昌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体验营”。 实践团成员用金属丝、磁铁组装的“简易电动机”、用锡纸包裹手机阻断通讯信号的“电磁屏蔽现象”、上天入地的“天宫一号”故事,让孩子们对科学多了份期待与向往。
两个学院创新“高校资源+暑期教育+志愿服务”的实施模式,由实践团的同学根据有趣的实验进行知识讲解, 由现象到本质,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孩子们开展科普体验营,为孩子们带来沉浸式的科普体验。
以美育人,为爱上色
厚植乡村振兴培养家乡情怀
此次实践活动由学生党员带头,将艺术美育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让大学生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成为促进乡村美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重要力量,成为青年学生以实际行动参与到“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现实体现。
-end-
【责任编辑: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