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
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1年7月15日,西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进行“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后参观了八步沙“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并走进了古浪县西靖阳光初级中学,与师生代表们面对面开展宣讲活动,还举办了“送红色经典”音乐会。
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
有这样一群人,死去的和活着的被一起树碑立传;有这样六位老汉,不但把自己“埋”进沙漠,还立下了父死子继的誓约;有这样三代人,子承父志、世代相传,守的沙漠变绿洲。怀着对八步沙治沙三代人的钦佩和对其事迹的好奇,7月15日14时30分,小分队来到了甘肃省首个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八步沙“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找寻“‘六老汉’三代人为什么能让沙漠变成绿洲”的答案。
八步沙“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是以八步沙“六老汉”治沙事迹、抗沙精神为依托,利用八步沙林场的自然资源和传统村落等文化遗存,打造的体现“六老汉”为代表的中国治沙人群体“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当代愚公精神、几代人治沙群体智慧的教育基地。
在现场,小分队成员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六老汉”走过的光辉岁月以及八步沙林场未来的发展规划,感触颇深。
图为小分队成员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李学锋 摄
紧接着,小分队来到了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通过一张张图片,一份份泛黄的文件以及八步沙林场第二代治沙人、副场长贺中强的讲话,小分队成员似乎感受到了六老汉当时矢志治沙的初心、第二代治沙人的创新以及第三代治沙人的砥砺前行。
图为小分队成员听取贺中强副场长讲话。 李学锋 摄
最后,小分队成员结束参观时,纷纷表示要弘扬“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应用在学习和生活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
17时,小分队举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宣讲活动在古浪县西靖阳光初级中学举行。小分队代表侯超凡走近八年级三班,结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鼓励孩子们将大而空的理论细化成实际行动,做好身边的小事,特别是要以小事辐射整个社会,使各民族唇齿相依、荣辱与共。
图为小分队在宣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李学锋 摄
经典红歌·礼赞时代
19时30分,西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实践小分队“送红色经典”音乐会在学校操场顺利开始,小分队其余师生和中学师生代表参与观看。音乐会在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全体参与人员的小合奏《赶花会》和《彩云追月》中拉开了序幕,现场活跃的气氛瞬间点燃。一曲奏完,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虽说他们还很稚嫩,这些红色金曲对于他们来说也很陌生,但是在他们的脸上,我们看到了他们认真对待此次音乐会的态度。随后,竹笛表演、古筝齐奏、唢呐独奏、二胡齐奏和扬琴独奏一一为大家呈现。紧接着,一首箜篌独奏的《国家》将音乐会推向了高潮。箜篌极具辨识度的声音,流露出个人爱国爱家的感情,观众们激动的心情也溢于言表。最后,音乐会以一首《花好月圆》,在观众们的意犹未尽中结束。
图为小分队合奏曲目《彩云追月》。李学锋 摄
此次音乐会经历数次策划、协商、筛选和彩排,是“三下乡”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顺利进行有利于西北民族大学与社会环境深入交流,一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谱写时代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