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韩王村遵“十四五”发展规划,乘电商致富快车
7月22日,为了解武义县桐琴镇韩王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学习韩王村电商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经验,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商韬武略”社会实践团来到桐琴镇韩王村,更深入地了解了韩王村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政策扶持以及未来规划。
从“打工村”到“淘宝村”
我们刚到韩王村,映入眼帘的就是不同年龄段的村民在一起进行文教用品加工,但在本世纪初,村里的村民还是以外出打工和务农为生,直到2006年,韩王村采用“亲帮亲邻帮邻”、“先富带动后富”的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产业,最终成为“中国淘宝村”和“浙江电商专业村十强”。到目前为止,在党员的带动下,韩王村共有53户村民从事电商行业,线上加线下的销售额达到2.8亿元,解决了500多人的就业问题。
试看“麻雀”何能变“凤凰”
社会实践团队员在对韩王村韩书记的采访中得知,政府对于韩王村的电商产业发展采取了很多扶持政策。武义县的经商局每月给每个村民租金补助。政府每年还会发放不超过二十万元的补助,按照租金的模式补贴给从事电商行业的经营大户,而韩王村村委也对村民采取收取半价租金的优惠政策。政府的优惠补贴政策有力地促进了韩王村电子商务发展。除此之外,政府还建立了人才培育基地,为电商发展输送人才。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墙上两块醒目的告示牌。韩书记告诉队员们韩王村也积极发展“房东经济”,鼓励村民将房屋出租给电商企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既解决了电商企业的用房需求,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图为“商韬武略”社会实践团成员阅读当地报社对韩王村的采访(赵怡虹 摄)
图为韩王村房屋出租登记管理制度和私人房屋出租标准(赵怡虹 摄)
途遇挫折,韩王村如何化解
韩书记告诉实践团队员,在电商发展过程中,韩王村也遇到过一些问题。
一是电商企业需要足够仓储空间,而企业又缺少用地指标,农村的用地指标只限于一户一宅,按住宅发展电商是远远不够的,大大限制了电商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在用地指标上给予支持,有效扶持韩王村电商发展。
二是韩王村周围没有大规模的物流网点,需要快递远途运送,增加了运输成本。针对这一问题,武义县政府成立物流总站,负责承运周边村落的运输,解决了物流运输不便的问题。
图为韩王村韩书记(赵怡虹 摄)
将发展进行到底
韩书记指出,韩王村目前刚刚建成电商文教产业服务中心大楼,占地五千平方米,有效满足了电商产业仓储的需求。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真正让电商产业更上一层楼,需要走创新之路,转变生产模式。
韩书记还向实践团成员分析了发展电商产业的关键因素:其一,需要结合当地情况,选择有完整产业链支持的优势产品;其二,推广需要顺应当地发展的需求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产业转型。
图为韩书记与“商韬武略”社会实践团成员合影(赵怡虹 摄)
经过这次对韩王村的参观和采访,实践团了解到了在政府的支持和村民的努力下,韩王村从“打工村”变成如今的“淘宝村”,村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成效。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韩王村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在看到韩王村乡村振兴的有效成果后,我们总结发现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是农村可以将电商行业发展壮大的不可或缺的因素。此外,“商韬武略”社会实践团成员在探讨之后,一致认为因地制宜也是发展农村电商的要点。第一是选品要综合当地情况,选择当地有供应链优势的产品;第二是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产业转型。这些都是其他地区可以在未来发展中参考借鉴的。同时这次社会实践也坚定了成员们想要为致富自己的家乡出一份力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