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实践队赴陕西商洛市凤冠新城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调研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频道

西安交大实践队赴陕西商洛市凤冠新城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调研

2021-08-13 10:26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江旭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为进一步了解搬迁群众农户生计及脱贫情况,探索易地扶贫搬迁的脱贫经验和模式,7月30日-8月4日,西安交通大学的易地扶贫搬迁之心系三农实践团队前往陕西省商洛市凤冠新城,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研等方式,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搬迁户生活及脱贫情况开展调研活动。

调研伊始,团队成员到达凤冠新城后与相关负责人进行对接,初步了解了凤冠新城的基本情况。据负责人介绍,风冠新城位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城环西路口以北,于2019年4月成立,有安置房54栋,安置移民4131户14700人,其中易地移民搬迁2885户11933人,同步搬迁1043户,是丹凤县最大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全国“十三五”美丽搬迁安置区。

在了解了基本情况之后,团队成员就正式展开了调研工作。队员们一家一户的上门走访,在礼貌的打过招呼、说明前来意向之后,通过填写纸质问卷的方式围绕搬迁农户家庭生计情况、土地及宅基地、生态行为选择及市民化等内容进行调研。


图为团队成员白天走进居民家中进行调研工作。孙语涵 摄


风冠新城面积很大,团队成员挨家挨户上门走访,每天调研8小时以上,团队平均每天总共调研30-40家农户。在凤冠新城的街头巷尾、大小广场、小区楼梯间,总能遇见几位穿着朴素、举止礼貌、手持问卷夹的学生在和社区搬迁居民交谈。每天吃过晚饭后,团队成员就回到酒店进行问卷核查,大家互换问卷,查缺补漏。就这样,队员们白天外出调研、晚上核查问卷的工作一直持续了6天。


图为团队成员晚上在酒店核查问卷。孙语涵 摄


在调研过程中,当居民被问及对搬迁政策的整体满意度时,一致认为比较满意。搬迁给农户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如交通、购物、子女教育、医疗等。此外,很多居民愉快的表示 “搬到这里就再也不用担心自然灾害的问题了”。但队员们也发现,不少居民面临着就业存在困难、物价过高以及土地流转等问题。最主要的是就业问题,搬迁农户大多没有特殊谋生技能,只有极少数有过村医及老师等工作经历。因此大多数农户只能出苦力,到工地干活。有些居民还有伤病在身,不便工作,还可能面临着返贫的风险。为此,社区会定期举行就业技能培训,有助于解决居民就业单一化、局限化的问题。此外,队员们还从相关负责人那里了解到,社区政府将持续加大对搬迁群众产业就业的帮扶力度,提升完善集中安置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图为团队成员与社区居民深入交谈。张聪聪 摄


在这短短的6天时间,团队成员们的辛勤调研工作给凤冠新城干部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村民的热情招待也让成员们感触颇深。印象最深的是一对年迈的老夫妻,特别热心的为队员们倒水、泡花茶,还邀请队员们一起吃饭。在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这家的老爷爷很早以前眼睛就失明了,家中只有一个常年在外打工的儿子,近40岁了还没娶媳妇。此前,家里基本靠两位老人的那一点养老补贴,生活比较拮据。但是在享受了扶贫政策后,老人的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两位老人纷纷称赞扶贫政策是真正为老百姓解决了生活难题。随后,队员们主动买了一些鱼肉蛋奶等粮食送过去,希望能带来一点帮助,同时也对爷爷奶奶的热情款待表示感激。

虽然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接下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仍是我国的现阶段的重要任务。易地扶贫搬迁已全面转入以后续扶持为重心的新阶段,产业发展、就业帮扶、社区治理、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等扶持政策已陆续出台并取得积极成效,后续扶持工作开局良好。未来,在国家领导人的带动下,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有望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做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地调研工作让团队成员对易地扶贫搬迁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尽管现阶段存在一些搬迁居民就业困难等难题,但还是要积极克服困难。团队成员相信易地扶贫搬迁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在政府及广大民众的不断努力下,未来一定会朝着日益完善的态势进行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结束调研工作合影留念。张聪聪 摄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