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怎样解决硒砂瓜的"尾巴"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知识

宁夏大学:怎样解决硒砂瓜的"尾巴"

2021-08-06 15:24

来源:宁夏大学 李建芳 田天 常彤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效遏制荒漠化、石漠化的蔓延,由于硒砂瓜,是从石头缝里长出的大西瓜。把经过风化、被山洪冲刷到山沟里淤积的以石炭系为主的岩石碎片,拉运铺压在灰钙土土壤上,厚度为10—15cm。这正是因为这样,导致土地沙漠化严重,硒砂瓜停止种植,确保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因此今年是宁夏海原县最后一年种植硒砂瓜。7月16日,宁夏大学食品与葡萄酒学院为此次调研所组成的团队成员分别从家出发前往海原县关桥乡集合。团队在出发前提前做好了规划,于是在大家集合之后,就直接出发前往吴家湾进行调研。

第一站

当地硒砂瓜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姚安林带领成员观看照片并讲述了种植硒砂瓜的艰难岁月,在采访中,姚安林讲述了自己这些年带领种植的主要工作,以及硒砂瓜种植带给农民生活上巨大的改变。

在合作社外遇到正在集装的硒砂瓜,跟当地人了解了硒砂瓜的去向,也实践了装硒砂瓜的过程,帮助当地人装订箱子、抱硒砂瓜、装箱封层。 

为更好了解硒砂瓜,团队成员跟随瓜农进去瓜地。瓜农爷爷带着团队成员走在硒砂瓜的田间地头,讲述他们种植的艰难史。开始种植时,需要拉沙和石子压地,需要自己拉沙,背石子,一层一层的往上铺,地铺好了,大家又学着种植。并教给团队成员如何挑选好西瓜。

团队针对硒砂瓜最后一年的种植进行问卷调查,分为两个小组进入当地人家,了解他们的想法。

总结

在推进调研的过程中,团队将硒砂瓜种植的缘由、种植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政府对种植的帮扶政策、对解决贫困的详细方面以及对最后一年种植的看法为主要调查工作展开。

团队了解到海原县关桥乡吴家湾是一个靠天吃饭的地方,这里以前的生活是吃也吃不饱、穿也穿也穿不暖,只靠种植为生,甚至为了谋生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2010年开始创建了海原盛运硒砂瓜专业合作社,积极引领村民调整种植业结构,种植硒砂瓜,在连年干旱的情况下,减产不减收,有效增加了建档立卡户和农民的收入,使瓜农人均纯收入达到5800元。在采访负责人姚安林时,了解到种植硒砂瓜对改善村民吃、穿、住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改善。硒砂瓜种植对水源的要求并不是很大,很适合在吴家湾种植,几乎每一家都会有一两亩硒砂瓜,还有大户种植近百亩,而提及对最后一年种植硒砂瓜,姚同志表示自己对此也没有很具体的解决方案。在更近了解民情的情况下,我们进入了瓜农的家里面,瓜农反应最近几年的种植里,今年的硒砂瓜是收入最好的一年,部分瓜农表示每一年种植硒砂瓜的收入是家里全部的收入,一小部分表示种植硒砂瓜还是会增加家里的收入,而他们对于最后一年种植硒砂瓜的政策是有了解的,虽然大部分人表示不懂其中的缘由,但他们表示政府这么做一定有必要的原因,而对今后用什么方式代替种植硒砂瓜的收入,他们也没有具体计划。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