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大学子携笔从戎,请党放心,强军有我!
携笔从戎锤炼男儿本色 建功军营忠诚报效祖国 请党放心 强军有我




临沂大学以沂蒙精神育人 继承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 坚持国防教育“四位一体” 引导鼓励大学生入伍参军 “山东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山东省大学生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八一”前夕,学校领导到临沂军分区走访慰问。
成立临沂大学退役军人服务站。
近年来,临沂大学按照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 要求,把军事课教学作为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加强军事课程建设,对其建设进行了具体部署并严格实施。



学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军训新方法、新思路,根据教育部、国动部下发的《2020年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要点》要求,军训期间开展实战模拟训练和打靶比赛,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烽火硝烟岁月。


举行拔河比赛、叠被子比赛、演讲比赛、歌咏比赛,以及消防逃生演练、紧急疏散、医疗救护等一系列活动,组织国防教育报告会、心理健康报告会、安全报告会等,大大丰富了军训内容和形式。
军训科目表演每年变换内容,军体拳、女子匕首操、队列操表演引人入胜,气势磅礴,方队变换呈现出中国地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旗、国旗等图案,爱党爱国爱军教育贯穿军训始终。



学校在军训过程中,通过组织参观沂蒙精神展览、观看爱国影片、学唱爱国歌曲等一系列教育活动,通过系统的军事训练和革命传统教育,使青年学生深刻认识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深入了解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所创造的感天动地的伟大业绩,深刻领会沂蒙精神的博大内涵和精神实质。



在校内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学校建设了溯园、红色馆、博物馆,每年新生开学,都会组织全体新生进行参观学习;利用图书馆、音乐厅、大剧院,打造了大型民族交响乐《沂蒙畅想》、大型红色舞剧《沂蒙印象》、大型情景剧《沂蒙情深》等一系列文艺精品;开通了校内沂蒙精神教育电视频道和数字广播,在学报、校报开辟国防教育专栏;创建了“沂蒙红嫂”“拥军支前”等一批历史英雄人物雕塑校园文化景点。




学校积极营造富有特色的文化育人氛围,通过举行爱国主义歌曲演唱比赛、国防教育演讲比赛,观看革命故事电影,不断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把观看《红日》《英雄孟良崮》《沂蒙》《沂蒙六姐妹》等革命题材优秀影片,作为学生党团课的重要内容。通过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让学生把所学所感所想写出来、讲出来、演出来,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受心灵洗礼,砥砺思想品格,增强国防观念。


为充分利用和深入挖掘沂蒙精神的育人功能,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取材于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和感人故事,创造性地将体育美育与国防教育、现代体育运动与传统文化元素、体育运动项目与学生素质拓展有效结合起来,创新比赛项目,如“艰苦长征路”“红军过草地”“鸡毛信”“女子火线桥”“攻上孟良崮”等竞赛项目。



临沂大学地处沂蒙革命老区,红色基因浓厚,有着深厚的拥军爱民传统。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这为学校国防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拥军爱军,建立水乳交融的军校关系。以建党、新中国成立、建军和建校的时间节点为契机,探访在临沂大学工作的“老兵”,召开座谈会,听他们讲述身边的故事,使更多人了解他们发扬军人品格的事迹和优良作风。









2011年以来共有2000余名大学生光荣参军,其中2017年入伍196人,2018年212人,2019年264人,2020年242人,入伍人数位居省属高校前列。入伍学生秉承沂蒙精神,用行动和激情在部队中踏实工作、努力学习,成为军营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左一为陈敏)
(刘洪局)
大批临大学子在军营里建功立业,其中2013级西班牙语专业学生陈敏成为国家首批7名女大学生维和警队队员之一,2009级声乐专业刘洪局考入山东省军区演出队,两次荣获“优秀士兵”并获“嘉奖”两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坚持立德树人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
做实精品项目,做优理论教学
做亮新生军训,做强国旗护卫队
做精征兵入伍,做大基地育人
全力打造贴近实际、主题突出
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国防教育品牌

【责任编辑: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