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人生哲理、古今政法,且听先贤一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频道

为人处世、人生哲理、古今政法,且听先贤一言

2021-08-19 11:55

来源:重庆理工大学 张宇航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过去的我曾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人性究竟是孟子主张的性善论,还是韩非主张的性恶论呢?当我在承认性善论之时,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却令我否定了“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但是当我转而将目光投向性恶论之时,我又对这样冷酷的想法感到惋惜,人类真的就是这样悲哀的吗?慢慢的随着生活中观察到的给类现象的增多,我迫切想要给人类的本性下一个定论,如此我方可以此为方针,解决生活中的各类问题。然而,怎么下定论?下什么定论?顿时像迷雾一般萦绕心头。

偶然间,我在媒体中接触了易中天老师,发现他是一个文人气息浓厚,却又极富思辨能力的一位读书人。再后来,我的老师又向我推荐了由易中天书写的《先秦诸子》这一本书,并向我们讲解了书中的大致内容,刹那间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图片来源于网络)

翻开这本书籍,从儒家到法家,从孔子到韩非,不同流派的思想相互摩擦碰撞,又相互影响制约,延续发展。这些不同的思想融合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哲学和文化,并影响了我们民族近几千年的发展。时至今日,这样的文化仍然渗透着我们的衣食住行,影响着我们的言行举止。例如:儒家提出的德、仁、义、礼、智、信在今天已经是个人应有的美好品格,道家提出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在我们心灵阻塞之时仍旧指引方向,使得我们坦然接受各种问题,法家提出的两面三刀(即奖、赏与术、势、法)在法律和人们的为人处世之中仍具有影响。

这些先贤的思想与思辨能力可谓是惊人的,比如在孟子与告子对人性的讨论中就有这样一幅对话:(以下为文言文)告子:生之谓性。孟子:生之谓性也,犹白之为白与也。(以下为白话文)告子说:正是。孟子又问:白羽就是白雪的白,白雪的白就是白羽的白吗?告子又说:正是。孟子又问:那么狗性就是人性,牛性就是人性吗?如此的一番对话将我心中的那份疑惑解开了。人的本性并不等于人的自然属性,而应当是自然的属性加上社会属性,也就是荀子子所说的“性伪“之论,即人本身生下来是存在恶这一属性的,但是本身是向善的,即可以通过社会的改造使其杜绝邪恶,向上向善。如此,在我心中那个困扰我长久年来的问题终于被彻底解决了。

这样的思想在我今后处理人际关系之时懂得防范他人之恶,并心中向善。而防范不好的事物,学习好的事物也成为了我为人处世方面的一个准则。不仅如此,书中典故、辩证思想使得我在接触现象以及接受知识之时懂得保留余地。各类的思想、各种方法、各色形势猛然地灌输入我的头脑当中,使得我能够将那些隐藏在现象之中的本质看得更加清楚。

先贤的思想并不单是愚昧、过时的,如果你能够结合时代再去观看《先秦诸子》这本书,去理解那些文人哲士的主张,那么你会发现古籍中的知识一直在时间长河中沉睡着,直到有人发现它们,并给予它们新鲜血液与动力的一天。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