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寻访】中石大重温红色历程实践队追寻红色足迹寻访革命先辈
为重温红色历史,学习党的精神,亲身体会老党员的故事,重温红色历程实践队前往上海市徐汇区梅陇七村党员之家,采访入党58年的老党员沈志强老人,学习记录他的红色故事。沈志强老人1961年参军,于1963年在部队中入党,先后任职于福建海军高射炮兵部队、福建海军基地司令部参谋,1969年回到上海后一直为社区工作,是一名拥有58年党龄的老党员。沈志强老人经历了新中国不断发展的壮丽70年。
实践队员们首先询问了沈志强老人的入党历程,回想起当年的入党历程,他感慨万分。1963年,当时沈志强老人作为高射炮兵守在福建前线,面对国民党随时的反攻,加上国家三年的自然灾害,他和其他战士接到命令:必须坚守阵地,绝对不能后撤,要为后续部队的调动和布置争取宝贵时间,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在这样的情形下,不少战士已经写好了遗书,准备为国捐躯,而沈志强老人便在这时选择了加入中国共产党,最后在其班长的推荐下光荣入党。用沈志强老人的话来说:他是经受住了党的考验,在火线下光荣入党。好在当时并没有真正开战,沈志强老人他们也就逃过一劫。
实践队员学习聆听沈志强老人的红色故事
随后队员陈禹廷向沈志强老人提问:“您认为党员和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的区别在哪?”沈志强老人回答道:“共产党员是从群众中来的,是群众中的先进分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不要再计较个人得失了,尽自己的一份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沈志强老人在社区任职
“共产党员没有退休的。”从沈志强老人的描述中我们得知,沈志强老人于1969年调回上海,随后便一直为社区服务。虽然他不能继续在部队效力,当他觉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回到社区仍要尽自己的一份力,社区要他做什么,他能做的,他就尽量做,不能让群众觉得自己不像一个党员。
“您为社区,为群众做了那么多,那您有想过为自己做些什么吗?”队员陈禹廷提问道。老人顿了顿,回答:“在福建参军的时候,我就已经做好了赴死牺牲的准备,好在当时没有真正打起来,我也就没有牺牲。但是,除了我还有很多战士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而牺牲了,我作为活下来的,自然要继承他们的遗愿,继续为国家贡献我自己的一份力。”
老人随后向我们展示了近些年来他在社区的工作贡献:向上海市提议完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意见并成功被采纳、给社区孩子们讲述他所经历的上海几十年的变化、给社区老人上课传授老年人防止慢性病的自我管理知识、给上海市老人写的诗歌《老人笑》、原创皮影戏剧本《溺爱》……
沈志强老人给实践队员展示其为社区做的贡献
沈志强老人排满桌面的荣誉给实践队员们留下了深刻影响,老人作为共产党员,在生活中时刻保持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正如《党章》中所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沈志强老人所获成就
最后沈志强老人对实践队员等青年同志赋予期许,希望青年一辈能够在提升文化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思想,做一个有本领、有良知的青年人,要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广大人民群众,为全世界的幸福而努力。
实践队员献花并与沈志强老人合影留念
最后,实践队员向老人献花并合影留念。采访结束后,实践队员陈禹廷有感总结:沈志强老人的经历让我印象深刻,他以身作则,无私奉献的品质让我知道了什么是一名党员的责任。我们作为青年一代,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好新时代的红色道路。
通过本次采访,实践队员对话老党员,听老人讲述过去的红色历史,认真的记录了老人对党的信念,对红色文化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发现、发掘其当代价值与时代精神,为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在活动中触摸过往、感受初心,在新时代背景下发扬好红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