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报效祖国——读《青春之歌》有感

一百年风雨激荡,一百年凯歌高扬,历经百年风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一路披荆斩棘,开创当今盛世,恰逢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读了《青春之歌》,心中激情澎湃。《青春之歌》为当代作家杨沫所著,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过程中发生的“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通过女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故事,构筑了革命历史的经典叙事,也揭示出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书中的主人公坚毅沉稳,展现了青年知识分子投身革命的坚定决心与不屈毅力。
《青春之歌》叙述了“九一八”到“一二九”运动,这些历史时期的爱国学生为背景,描写了以大学生为中心的一批爱国青年。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塑造了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反应了在阶级矛盾日益动荡的年代,青年知识分子为革命事业奉献的精神,体现了他们那一代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教育下,不断更新自己,摆脱旧思想,丢掉包袱的成长过程,也说明了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伟大革命之中,才是唯一出路,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书的主人公林道静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典型。她的成长表明那个时代广大知识分子走过的一段曲折艰难的道路,作为一个具有崇高的无产阶级信念和热情的青年革命者,经历了一条艰苦而磨练的过程。她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母亲惨遭迫害致死。后母的欺凌和虐待,使她从小养成了孤僻的性格,她特别憎恨当时害死她生母的封建家庭和旧社会,为了反抗、为了向往的新生活而离家出走,这是“五四”以来,许多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革命事业,投向光明的中国共产党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故事讲述她的思想仍然还不成熟,政治上还会出现一些小问题,不过最后在卢嘉州,林红等的教育帮助下,经历了二次铁窗血与火的洗礼,参加农民抢麦斗争和“一二九”学生运动,在一系列革命实践中变为坚强,政治上逐渐成熟起来。
读了《青春之歌》,我的内心收到了极大的震撼。一百年风雨激荡,一百年凯歌高扬,中国共产党在苦难中诞生,在乱世中成长,带领着无数像林道静一样被封建社会、资本主义迫害的人,一步步走向光明,一步步开拓盛世,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有责任更有信心承担起复兴强国的重任,吾辈青年,必当向前,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奏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