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水仙”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频道

让“非遗水仙”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2021-07-15 11:40

来源:集美大学 陈昕宏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713日上午,于炎酷的骄阳下,集美大学“集智助农”实践队的第一站抵达了漳州市水仙花海,欲通过了解漳州市民业民生民情,对国家“乡村振兴”政策深入知悉,来为其他待发展民业提供宝贵意见。“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用来形容漳州市的水仙花海那是再合适不过了。作为享誉中外的水仙花种植基地,漳州水仙花海出产的水仙花市场占有率可达97%!其品牌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得到了高度认可。其中,金盏和百叶更是其响当当的招牌!因为对生长环境的有着特殊要求高,且需淡水种植,所以往往在其它地区无法移栽引进,这也造就了每年金盏、百叶一到成熟期就被抢购一空的盛况。

在花卉基地中,实践队员们邀请到了福建省花卉协会副会长、漳州市水仙花协会会长张文江老先生为我们讲述有关于水仙花的的独特历史。张老言:自漳州市水仙花引进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最早从河南引种。其发展史历经波折,更在抗日战争时期和大革命时期有两次断种之危。但好在都集合当地水仙农户之力,一起渡过了难关。

(图为张文江老先生为实践队员讲述水仙花的独特故事)


  由漳州圆山水仙花发展有限公司和漳州市水仙花协会共同牵头协办的漳州“水仙花海”花卉园艺基地一、二期建设总占地达2710,一条望山轴贯穿东西,一条乐水轴横跨南北。其间水仙花原产地核心保护区就占据了半壁江山(1500亩),与之相匹配的文创艺术体验区、水仙田园体验区、温泉休闲旅游区、花卉商贸物流区和圆山休闲拓展带等从属产业一应俱全。从水仙花种植业、观赏业,到水仙花药业、茶业,各相关产业不断兴起。颇有“一业兴,百业生”蓬勃姿态。这一番成就,离不开漳州龙海人的辛勤付出,离不开漳州市政府的鼎力支持!在今后的发展中,漳州水仙花海将在政府相关扶持政策的指引下,朝着一带一路等更多的国际方向发展,把中国漳州“凌波仙子”的魅力向全世界进行展现。

(图为漳州水仙花海规划与建设工程)


漳州市龙海市(县级市)水仙花种植户从早期的三穷,变成了现在的三通:水通、陆通、电通。花卉 总资产达6700万!这一切,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为了扶持漳州市水仙花种植户生产经营,漳州市政府出台了《保护与发展》相关政策,成立水仙花种植公司,并在原有的优惠基础上再给予水仙花种植户每亩1000元的财政补贴。使水仙花种植户们真正实现了“零成本经营”。相比传统的“自负盈亏,靠天吃饭”,现在的水仙花种植户们压力更小了;劳动积极性更强了;实际收入与社会保障更是有了明显的提高,现在的水仙花种植户们,眉宇之间都充满着的轻松与喜悦。

更值得一提的是,漳州水仙花海除了那泛泛成片的水仙花外,还有那精细得令人赞叹不已的水仙雕刻。作为“水仙雕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文江老先生的雕刻技艺可谓炉火纯青。在他手中,一株成本10元以内的水仙花可以翻手变成价值几百元的水仙雕刻艺术品。而在张老看来,水仙雕刻更像是一种情怀的倾诉,将这自祖上传承于血脉之中的对水仙的爱慕向外渲染与释放,这才是水仙雕刻的真正意义所在!

(图为漳州水仙花海的一位辛勤耕耘的劳动者)


  在本次的水仙花海实践之旅中,集美大学“集智助农”实践队队员们深刻领略到了传统花卉的艺术魅力;了解到了“乡村振兴”计划对于乡村花卉种植户的真切帮助;更是感受到了真正的花艺守护者那份对爱花的赤诚之心。整个过程在张文江老先生引导下精彩纷呈,队员们对于农产品中的水仙花品:从水仙花培育种植,到水仙非遗文化感受,再到收集水仙花业中相关待优化问题,并予以建议。这一系列实践活动给予了我们全新的认知与感悟。本次的三下乡实践是成功的。三下乡中的“乡村振兴”,在帮助农户的同时收获快乐与感动,这便是我们行动的意义!

(图为“集智助农”实践队于漳州水仙花海与张文江先生合影)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