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
“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
今天
我们将走进杨绛先生的《我们仨》,
去听听一位百岁老人静静地讲述自己的故事。
作家刘瑜在女儿出生后曾给她写下这样一段话:
“愿你慢慢长大,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这段话充分地体现了一个母亲对自己女儿最真实的祝愿。杨绛先生对于女儿钱瑗,也是如此。在钱老的眼中,女儿钱瑗继承了母亲的所有优点。她认真好学,勤勉刻苦,工作扎实,治学严谨。杨绛先生也以优秀的女儿为傲,说“她是我生平杰作”。
“遇见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你之后,结婚,我没想过和别的人。
其实这样直白简单的语言就是爱情最美的样子。我从不羡慕大街上风华正茂的情侣,只羡慕年过半百、白发苍苍,依然执手相伴的老人。
都说爱情最美就是细水长流,在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中,他们没有炙热浓烈的情感宣泄,在他们的认知里,爱情不是海誓山盟,不是甜蜜的像腻在糖罐里的我爱你,而只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样最简单的过日子。
其实说起来,“孤独,是什么”。这是一个我们探讨了很多年的问题。在钱老和女儿钱瑗走后的十八年里,杨绛先生一个人独自行走在命运的长河里,寄居在人生的客栈里,“一个人,怀念我们仨”。或许她是孤独的吧,唯一的女儿,挚爱的丈夫相继离世,但或许她也不是孤独的吧,因为在女儿和丈夫走后的十多年后,尽管她已九十二岁高龄,她仍然可以清晰地记得很多年前在英国留学时丈夫是如何笨手笨脚地把家里的家务弄得一团糟,还清晰地记得女儿是怎样贴心地陪伴父母照顾父母,女儿和丈夫是如何说说笑笑,一起“胡闹”......
而或许这个世界上最甜蜜、最坚固的也从来不是日夜不离的陪伴,而是你走后很多年,我依然那么清楚地记得你。
“我们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