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向党 助力成长 淮阴工学院云南支教团用八载时光坚守约定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青春向党 助力成长 淮阴工学院云南支教团用八载时光坚守约定

2021-08-28 13:16

来源:淮阴工学院 韩飞、朱新宇、朱雨薇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远山力量第八季——在云南新登小学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激励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激发信仰、获得启迪、汲取力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增强广大青年大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意识,2021年7月12日,淮阴工学院“来自远山深处的力量第” 云南支教团来到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辛屯镇新登小学白族娃娃带来了一场“支教+非遗”的支教大课,从支教扶志到从社情国情调研,到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支教团成员走进非遗文化地、走进乡村田野、走进党史教育地、走进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连续八年,助力点亮西南少数民族少年儿童的成长梦想

远山力量第八季——白族小调

寻访非遗,架起白族非遗传承和创新的连心桥

“以前我仅仅觉得银器很好看,但这一次真真切切感受到白族银器手工艺术的魅力,体会了一代又一代新华银匠执着的精神追求。”第八季支教团成员、建工学院2020级学生强义凡一边整理非遗视频一边说。

第八季支教团继续对白族非遗文化进行了调研,高亢嘹亮的小调记录了白族人生活方式,狰狞凶悍的瓦猫承载了白族人千年信仰,灿若银河的银器见证了白族人锻造技艺,典雅精致的刺绣体现了白族人美的追求,在中华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撷取独属于白族人的骊珠,更是对白族人千年生活方式的追溯和探寻,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在民间艺人段会荣先生家中,大学生们惊叹传承于指尖的白族古老的银器非遗文化,见证了流转在艺人指尖上的流光溢彩与锤下的巧夺天工;在化龙村拜访了白族刺绣传承人杨文焕女士,化龙村里的绣娘们,茶余饭后总喜欢聚在杨文焕家的小院里,她们三两成群,相互指点,不断摸索,用纤纤素手,编织、坚守、创造着属于她们自己的时代印记;在鹤庆县辛屯镇西亨村白族小调田埂调传人张树先老先生家中,大学生们倾听这位目盲老先生讲述白族小调的故事,聆听流淌在老先生指尖的音符,感受来自远山深处淳朴的曲调;住在云南鹤庆赵屯的白族艺人郜金福,人称“猫福”,他做的瓦猫在当地赫赫有名。他十几岁就跟着师傅学做瓦猫,经过几年不断的实践,积累了许多经验,并且在原有瓦猫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这一次,青年学子对话非遗传人郜金福,一起交流研讨“双眼尽望千年寿,盘踞瓦上镇福祉”的非遗瓦猫。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同学们经过对白族非遗文化的调研与学习,意识到传统手工艺需要去酝酿、挖掘、保护、传承,用文字、视频、照片记录非遗,录制了“非遗视频”并且传到“云端”,让非遗文化延伸到更多空间,让更多的同学关注中华传统文化。

远山力量第八季——红色故事

学史力行,照亮青年坚定信念跟党走的前行路

云南鹤庆,支教团成员来到红军长征过鹤庆纪念碑广场,开展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

“红军在鹤庆期间,过鹤庆六乡一镇,172个自然村,历时六昼夜,在鹤庆行程110公里。红军所到之处,打击土豪劣绅,开仓放粮,解救劳苦百姓,宣传救国和抗日方针,纪律严明,受到了鹤庆人民的热烈欢迎。”听着老红军的讲述,同学们重温长征精神,学习长征精神,就是要不忘历史,进一步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汲取青春奋斗力量。

历史不只是写在教科书上,陈列在博物馆里,更是人们心灵的基石、灵魂的灯塔。支教团继续通过线上参观周恩来总理纪念地,引导学生将个人的“小我”融入国家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学有所思、学有所悟,更要学有所得。

大学生们通过手机云端、视频连线等方式和白族娃娃们一起参观了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童年读书处,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张张历史的照片、一段段深情的讲述让大家更加钦佩和敬仰周恩来总理的伟大品格,牢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

线下的“周恩来故事汇”,支教团成员和白族娃娃们一起讲述周恩来总理的青少年成长故事,讲述励志学习总理精神的深刻感悟。“我通过手机云端参观了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更加坚定了要向周爷爷学习的决心,成为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新登小学四年级寸雨轩在日记本里这样写道。

“讲述总理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学习党史,学习总理,坚定不移矢志不渝地听党话、跟党走,为党旗增光添彩。”第八季支教团团长,建工学院2019级学生朱新宇说。

远山力量第八季——绘制百米长卷



百节支教,接续跑好振兴乡村教育的接力棒

“教育仍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从2014年起,淮阴工学院每年暑假组织学生云南支教团到新登小学支教,一起绘制百米长卷,用画笔绘出对党的敬意,唱响百首歌曲,书写与远山深处孩子们的故事。

百节支教是支教团队的传统项目,第八季支教团成员、电信学院2020级谢洋杨同学和她的小伙伴们说:“我们来到这里,都背负着一种使命与责任,我们力往一处使,一定要帮助白族娃娃们树立远大理想,让成长的梦想飞出大山,点亮他们的未来!”

“来自远山深处的力量第八季”继续采用“OTO”模式,线上“云端支教”和线下“定点帮扶”相结合,一根网线让5000里路变得不再遥远。队员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玩转3D打印技术,领略围棋之道,动手打造黏土世界,也会通过手机镜头带白族娃娃参观风景名胜,完成这场跨越时空的“想见你”。

第八季支教团成员还就新登村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乡村教育等方面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和家访,发放调查问卷,分析研究现状,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支教团指导老师韩飞激励第八季支教团成员将小我“”融入“大我”,将“信仰”变成“行动”,把“目标”汇入“梦想”,在基层实践中增长本领,在服务育人中践行初心使命;“支教活动既是当老师,也是当学生,我们要砥砺品格、锤炼本领,倾情奉献,唱响青春之歌,把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支教团成员,电信学院2019级学生党员朱雨薇说。

远山力量第八季——筷子搭桥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第八季支教团紧紧围绕深化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广泛组织开展导向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贴近实际的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殷切希望的责任感使命感,同学们用青春谱写支教欢歌、用行动传承非遗文化、以青春做笔、汗水为墨,书写与远山深处孩子们的故事,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