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学子三下乡 | “缘起北洋,宕梦逐光“暑期夏令营圆满结束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频道

天大学子三下乡 | “缘起北洋,宕梦逐光“暑期夏令营圆满结束

2021-08-30 13:38

来源:“缘起北洋,宕梦逐光”天津大学党员精英班赴甘肃宕昌社会实践队 李中淼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山海相逢,引梦前行——开展暑期支教夏令营


7月8日下午,来自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员精英班历经两天的舟车劳顿,终于抵达甘肃省宕昌县大寨村,拉开了为期十天的暑期志愿支教活动的序幕。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脱贫地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的起步之年。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员精英班实践队本次暑期夏令营的内容包括对暑期在校的六十多名学生进行特色课业辅导、文化墙绘制、产品包装设计、视频拍摄等系列活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教育、文化、产业振兴。



在为期六天的夏令营支教活动中,实践队为夏令营学员开设了十余门特色课程、多门实验课程。从动手操作的手工剪纸、版画技艺到修身养性的经典音乐欣赏、诗歌创作,再到拓宽视野的神秘的宇宙、海洋动物与海洋污染,众多精彩的课程引发了学员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实践队邀请机械工程学院陈焱教授等多位专业教师,用好学易懂的方式带领夏令营学员了解折纸的奥秘、趣味机器人、蜂蜜包装与设计等相关知识,引导学员树立远大梦想,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遨游。



除此之外,本次夏令营还组织了精彩纷呈的趣味运动会,举办“红心向党,礼赞百年”主题朗诵比赛和“党的百年光辉”手抄报大赛,鼓励学员学会团队协作,引导学员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夏令营生活。




执笔泼墨,振乡兴教——绘制乡村振兴文化墙、文明乡村地图


为丰富当地特色文化,宣传乡村振兴战略与和谐文明乡风,实践队员提前设计乡村振兴文化墙画稿、实地进行乡村振兴文化墙绘制,利用三天时间在大寨村完成了“乡风文明”和“教育振兴”两幅墙绘作品,用靓丽色彩装点乡村,以文化墙为载体宣传乡风文明和乡村教育振兴战略。



此外,实践队以大寨村为中心,为宕昌县沙湾镇绘制附近20个村落的文明乡村地图。实践队员积极和当地交流,听取并记录当地志愿者和校方的具体要求,拍摄了大量调研照片。文明乡村地图以大寨村为中心,突出展现出沙湾镇附近村落别具一格的乡村风貌、自然地理景观与当地特有文化。

乡村振兴文化墙和文明乡村地图的绘制,展现了天津大学在乡村文化振兴方面的责任与担当。在为宕昌县传达天大关怀的同时也为当地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宣传助力,产业强基——进行农村产业帮扶


实践队就粒民挂面以及当地特产六月梅花椒,进行宣传视频的拍摄,通过直观、生动、高效的方式,对产品进行宣传和推广,促进产品销售,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同时,实践队员们结合宕昌县当地特色,参与花椒包装设计和粒民挂面包装优化之中,打造独一无二的品牌故事,在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展现天大品格和天大力量。



机械工程学院党员精英班自2016年起,先后五次前往甘肃省宕昌县大寨九年制学校开展暑期实践,开展两期“Summer+”暑期科学营,三期“留筑”梦想夏令营,聚焦当地中小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的问题,精心设计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绘制“中国梦”“美丽家园,共绘蓝图”“星辰大海”等文化墙,扮靓美丽乡村;参与布置天津大学第一百间北洋梦想教室,传递天大梦想,塑造天大品格;先后采访学生、学生家长、老师等400余人,深刻了解当前农村教育现状及问题,梳理相关建议,先后形成报告4份近10万字,为当地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7月17日,为期9天的暑期夏令营活动圆满结束。回首过去,五年来实践队不断成长,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五年坚守,演绎着根植于天大人血脉中的家国情怀。2021年党员精英班实践队的暑期实践结束了,然而一场关于爱和奉献的行动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