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青春之我,献礼百年:“续燃星火,四方灼灼”暑期红色文化体验营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个极具纪念意义的一年,社会各界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纪念这独特的一年,其中电视剧《觉醒年代》凭借其精良的制作和演员的完美演绎高分火遍全国,在2021年画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纪念建党百年以及致敬《觉醒年代》,今年暑假,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欣青协“续燃星火,四方灼灼”暑期实践团队同齐民路社区和鲁迅园社区以及百水芊城的小朋友们共同开展了“续燃星火,四方灼灼”红色文化体验营系列活动,以觉醒年代为主题串联起整个红色文化体验活动。
据悉,这一红色文化体验营分为线上与线下两部分。但因为南京疫情突然反扑的影响,原定的四次线下活动改为线上通过腾讯会议来进行。但尽管如此,该系列活动仍得到了家长,孩子们以及各负责人的广泛关注与欢迎。
实践团队扎根国家新形势,结合疫情与实际生活情况制定了四次线上活动的内容与主题。第一期的“红旗飘扬,中华阆阆”红色文化小课堂,实践团成员们带领小朋友们结合觉醒年代的片段,走进觉醒年代中革命家背后波澜壮阔的人生轨迹。志愿者们以一段觉醒年代的短片引入,对其中出现的人物进行深度挖掘,并把一些人物经历写成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小朋友们因此也听得津津有味,对于学党史也有了很大的兴趣。
图为齐民路社区的小朋友以腾讯会议的方式在线上参加我们“红旗飘扬,中华阆阆”的第一期红色文化小课堂 徐希为供图
第二次小课堂则定位在红色经典的导读与朗诵会,以“品读经典,薪火相传”为口号,与小朋友们共同阅读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一系列文学作品,爱国经典如鲁迅的《呐喊》,抒情诗如戴望舒的《雨巷》。作为文学院的学生,实践团成员以扎实的文学底蕴和幽默的讲课方式赢得了小朋友与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第三期“童心向党,五四同行”的小课堂实践团计划为小朋友们讲述五四时期的党史,为了增加讲解的趣味性,实践成员们决定以人物脉络进行串联。每一位成员按时间顺序讲解一位人物以及对应的一段党史,最后在把每一段连起来就成为五四时期的全部历史。虽然党史比较枯燥,但实践成员们始终致力于把较枯燥党史讲解的较为生动,希望把党史知识普及给每个孩子,让给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欢乐中体验红色文化。
第四期“峥嵘党史,献礼百年”的红色小课堂,实践团成员们在考虑到小朋友们的兴趣所在集接受能力后,带领小朋友们聆听红歌,分享红歌中的深远意蕴,并在这之后安排了手工活动,教小朋友们制作纸花等手工及绘画作品,举行献礼先烈的纪念仪式。唱歌与手工都是先前调研时,小朋友们投票最多的活动,实践成员们在原有计划上加入这两项活动,旨在尽量规避线上缺少互动感的弊端,显然效果也十分显著,这次活动时小朋友们参与度最高的。
图为小朋友在小课堂后上传的与自己手工作品的合影 徐希为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教小朋友们制作的纸花 张紫影供图
除了线上小课堂,与此同时,实践团的成员们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线上活动,譬如线上征文活动,线上配音活动,以及线上剧本改编与插画创作。
线上征文活动邀请实践团成员以文章的形式纪念建党百年,实践队伍从中挑选了四篇优秀作品选取相关片段在微信推送上发布。实践成员们以动人的笔触表达着自己对祖国美好未来的祝愿,祖国强大带来的自信……
线上配音,剧本写作以及插画创作则以觉醒年代的某一片段为基础进行再创作。实践团成员选取结局的片段进行配音,剧本写作则选取了李大钊,陈独秀,鲁迅三人创造了一个新的舞台,插画创作以鲁迅躺在地上纸张散着这一名场面进行写实描绘。通过这些方式,实践团成员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了红色文化,完成了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熏陶。
图为线上配音活动进行时的截屏 徐梦婷供图
自活动开展以来,四期线上活动的志愿者们及时进行家长孩子们的后期反馈与经验总结的工作,不断改进四期小课堂的内容安排,每一期都收获了家长,孩子以及社区负责人的高度好评。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线上小课堂与线上三大活动联动,向参与者有效进行了党史普及。实践团成员们表示,身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学子们,更应该了解党史,铭记红色文化,不断砥砺前行。牢记使命,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