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大:探访临江城市,守护江中微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学

华中农大:探访临江城市,守护江中微笑

2021-08-23 15:44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范晓秋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2021年7月15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2019级学生范晓秋前往江苏镇江,参与了第五届“共筑长江梦,微笑正当时”全国大学生江豚保护夏令营(以下简称“江豚营”)的开营活动。

该营创建于2017年,是由江苏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指导,全国大学生江豚保护夏令营组织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性野生动物保护类综合性夏令营。

第五届江豚营历时七天,途经江苏镇江、安徽铜陵、湖北武汉三座临江城市。期间,营员们前往江苏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等江豚重点保护单位参观学习,并于城市多处进行走访宣传,意在从不同的城市背景、多样的文化角度了解长江江豚保护现状,同时也提高全社会对江豚保护乃至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

历经临江三城,见证城市江豚文化

本次江豚营期间,营员们前往各市江豚保护单位参观学习。三市同为临江城市,与江豚联结的方式却大不相同。

镇江保护区江段包括长江干流(镇江段)及部分支流,保护着江豚生存繁衍的自然环境。在镇江科技馆中,长江江豚更是与镇江近年来的科技发展同列一堂。

铜陵保护区利用自然条件建造,却通过人工调控管理江豚的生活环境。在这里,二十余头大小江豚游曳于江水之中,其间甚至还能看到“母子豚”的身影。

武汉水生生物博物馆保存着众多珍贵标本,其中有些大型标本上当年捕捉时造成的伤口与血迹仍旧清晰可见。

此外,营员们还听取了镇江保护区专家的专题报告,对长江江豚保护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点燃星星之火,宣传江豚保护思想

江豚营期间,营员们更以青年志愿者的身份宣传江豚保护,呼吁社会关注长江生态问题。开营前,营员们同心合力绘画出了一批江豚保护主题图画。

镇江一站中,营员们前往镇江市万达广场进行“城市宣传”——即借助江豚主题明信片,分组行动,从行人中寻找宣传对象,科普江豚知识、宣传江豚保护思想。由于营员们多是新手,接受宣传的对象不免形成同质化,多局限于儿童或年纪相仿的学生。即便如此,在不懈的科普过程中,也吸引了一部分行人主动上前询问,“城市宣传”最终收获了较好的反响。当日晚,营员们还在当地公园举行了荧光夜跑活动,夜跑结束后,他们便利用手中的荧光棒就地摆出了一幅巨大的宣传图画。

铜陵一站中,营员们拜访了一家位于大通镇澜溪古街的江豚主题文创店,并亲身参与到了文创产品的制作中。这家文创店将长江江豚元素融入到了文创产品中,以时下年轻人感兴趣的方式吸引更多人投入到长江江豚乃至长江生态环境的保护中来。

探讨所闻所感,展望绿色美好未来

江豚营举办期间,组委会多次组织营员开展研讨会。在江豚营指导老师的主持下,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志愿者们聚集一堂、畅所欲言,发言者们从参与江豚营的感受谈到心目中的江豚保护,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所以思考的方向与切入的角度往往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怀抱着同样一腔热情、心中有着同一个愿望。

作为长江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江豚的生死存亡也代表着长江生态环境的安危。近年来,随着长江禁渔计划的实施、《长江保护法》的颁布以及今年五月份长江江豚保护级别的上调,江豚种群数量下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江豚乃至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明显向好。

但这尚离真正解决问题很远。挖沙、捕鱼、航运、筑坝,人类活动对长江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影响,而在当前的生产方式与社会结构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也往往难以两全。研讨会中有同学发言道:“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本来就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面对这样的论断,研讨会上的主持老师只给出了一句简短的话:“这就需要靠在座的大家了。”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