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大追寻实践队开展“追寻英雄足迹,传承红色精神”实践活动
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为进一步学习党史,重走先驱王尽美与邓恩铭的道路,增进对山东革命的了解,7月25日至8月25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追寻实践队采取实地调研与线上云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前往潍坊、青岛、济南、淄博,开展“追寻英雄足迹,传承红色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
追寻实践队在王尽美邓恩铭雕塑前合照 丁红雨摄
诸城枳沟,赴尽美之家乡
7月25日,实践队从青岛出发,前往潍坊市诸城市枳沟镇大北杏村的王尽美纪念馆及故居。队员们先后参观“少年立志、救国拯民”、“坚定信仰、参加建党”、“献身工运、倾力统战”三大陈列室,观看实物真迹和图文资料,增进对山东革命的认识。“这次参观极大丰富了我对王尽美人物生平和伟大精神的了解,他志向坚定、不惧困难,为山东早期革命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实践队成员王晓龙这样说道。在辅助陈列室,队员们仔细阅读王尽美的文献著作,了解英雄人物的红色事迹。实践队还前往王尽美故居,进一步感受那个年代艰苦的岁月和觉醒的力量。
实践队员利用多媒体设备参观文献 王浩渊摄
回首青岛,观胶东之党史
实践的第二站,是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它以时间为顺序,展示了青岛党组织带领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程。通过参观学习,实践队深入了解到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建设等历史事件。7月26日晚,实践队召开会议,总结两天来的收获与经验,做好赴济南开展实践的准备。
实践队参观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 王晓龙摄
泉城济南,追英雄之足迹
“济南是山东党组织创立最早的地区,是山东革命之火最早燃烧的地方,它是我们实践的重点。”实践队队长唐楷文这样说。7月27日,实践队到达济南的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认真学习革命英雄鞠躬尽瘁、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
28日,实践队出发前往济南英雄山。爬上山坡,走进烈士墓园,这里是王尽美、邓恩铭、刘谦初等革命英雄沉睡的地方。在墓园的一侧,有一个“英明未留,魂昭日月”纪念碑,安息着722位无名的烈士,实践队久久伫立于此,缅怀先烈,告慰英灵。“伟大的先辈们英勇奋斗,创造了我们美好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英雄,要更加努力,不断前进。”实践队队员饶国平说道。在胶济铁路博物馆,实践队参观实物真迹,浏览“风雨沧桑路”、“迈向新世代”等四大主题展区,成员们追溯到百余年前的胶济铁路沿线各地,了解19、20世纪山东地区的历史。到达三楼,实践队参观专题展区“胶济铁路与历史文化名人”,开拓了视野,增进了阅历。
受到疫情影响,队伍结束在济南的活动后,选择暂停实践。7月30日,实践队召开会议,总结多天的各项工作,提出问题和不足,并为下一步的实践活动作出计划。
图为实践队在革命英雄墓前默哀 唐楷文摄
图为实践队在胶济铁路博物馆合影 丁红雨摄
重启实践,承红色之精神
8月23日,实践队特别委派当地同学代替前往淄博煤矿博物馆。它包括翻身得解放的革命斗争、自强不息的创业之路等六大部分,详细介绍了党在淄博建设发展的历史,是百年来淄博红色革命的重要学习基地。
本次实践活动加强了队员们对革命英雄的认识,深化了党史学习。有利于实践队坚定理想信念,追寻英雄足迹,传承发扬不惧困难、艰苦奋斗的革命红色精神,激发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