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处暑不是暑,凉秋知我意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频道

【二十四节气】处暑不是暑,凉秋知我意

2021-08-24 17:53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 张文娇 杨皖奇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达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时至处暑,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也向南撤退,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处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这期间天气虽仍热,但已是呈下降趋势。

处暑 处暑三侯

(中国古人将处暑分为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



二候天地始肃



三候禾乃登




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如“五谷丰登”。

处暑

传统习俗

吃鸭子


“七月半鸭,八月半芋”,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处暑这天,老北京人都会去买处暑百合鸭,而江苏地区,做好鸭子菜要端一碗送给邻居,正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放河灯


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在水中放河灯,任其漂流,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处暑 文学作品


《早秋曲江感怀》

(唐) 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年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闲适(节选)》

(宋)陆游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


处暑 养生小贴士


处暑后,人体出汗明显减少,水盐代谢功能逐渐恢复平衡,进入生理休整阶段,机体于是出现疲惫感,产生“秋乏”。 化解“秋乏”, 要保证充足睡眠,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饮食清淡,宜多吃西红柿、茄子、马铃薯、葡萄和梨等食物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秋季运动可选择快走、登山、打球等,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要以“不累”为标准。运动时间最好选在早晚,中午由于室外天气仍然炎热,要避免户外活动。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