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 | 探寻浙里共同富裕密码 赋能革命老区教育发展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暑期社会实践 | 探寻浙里共同富裕密码 赋能革命老区教育发展

2021-09-01 16:44

来源: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官微 张天宇 郑乐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为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基础教育,积极响应教育部印发《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进一步了解与改善浙西南大山深处留守儿童的暑期受教育现状,着力提升信息青年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民众的基本能力,“探寻浙里共同富裕密码·赋能革命老区教育发展”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实践团奔赴丽水市莲都区峰源乡庞山村开展为期3周的社会实践,连续四年通过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素质拓展、融媒体搭建等形式志愿服务庞山,解决留守儿童暑期“看护难”问题。

团队成员根据上一年度所掌握的基本情况,结合本年度庞山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课程教案,准确分析并确定支教的主要内容。本次支教主要课程涵盖第一课堂课程、“大江大河畔的党史故事”红色文化课程、亲水课程以及户外趣味活动,整体支教活动围绕“传承红色精神、勇当逐浪少年”等方面展开。

在红色文化课程上,通过剪纸、绘画、舞台剧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浙里红色基因,汲取时代奋进伟力;在水主题课堂上,通过生动形象的科学实验,帮助孩子们感知水的魅力,学习水的相关知识,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在体能健康课上,实践队员们陪伴孩子们观看了东京奥运会中国队的各类比赛,通过观摩竞技体育比赛提升民族自豪感,同时利用当地有限的场地资源,开展趣味运动会等体育活动,提升留守儿童的体能素养。“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教’的目的不在于让孩子们学会很多课本上的知识,而是补齐孩子们的学习‘短板’,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实践队队员们结对送孩子们回家,坚守暑期社会实践安全底线。

四年不间断的暑期支教是对大山深处留守儿童执着的守护,更是信息青年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品质、了解国情社情,提升综合能力、贡献青春力量的平台。据悉,四年来已有累计55名信息学院学子奔赴庞山接力支教,服务留守儿童超过220人次,该团队还获得杭州日报2020大学生社会实践擂台赛“优秀团队”称号(在杭高校总15支),并于2021年被浙江省学联“青春抱抱团”公众号报道,信息工程学院团委还与峰源乡团委签订合作协议,拟在暑期社会实践、红色资源共享、全域形象宣传、农副产品推广、支出产业数字化改革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出品 | 党委宣传部

图 | 张天宇

文 | 郑乐

编辑 | 陆昭红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