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丝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旅 ——苏州大学丝竹雅韵实践团活动
江南丝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旅
——苏州大学丝竹雅韵实践团活动
小桥流水,细雨纷纷,吴侬软语造就了江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丝竹。为保护这颗镶嵌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里的明珠,东吴艺术团依托苏州大学“江南丝竹”传承与研究基地,成立了“丝竹雅韵”实践服务团队,于2021年上半年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致力于江南丝竹文化的抢救、发掘、整理、保护、传承与创新。
江南丝竹是我国传统丝竹乐的一种,在清末民初开始流行于上海和江苏南部、浙江西部的长江三角洲一带。作为中国丝竹乐一个地域化乐种分支,江南丝竹有着鲜明的江南地区民间音乐格调和精巧的形态结构,其不仅是丝竹乐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南地区区域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江南丝竹是水乡地区人民生活方式的体现,更是当地人民用智慧与勤劳为中华儿女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它更像是一种用音乐表达的语言,用其优雅婉转、清新柔美的曲调讲述着独属于江南地区的文化与故事。保护与传承江南丝竹对于保护我国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活动一:传承——专辑承载千古妙韵
江南丝竹的首要载体为一首首流传千古的经典名曲,为加强江南丝竹乐曲的表演能力,提升江南丝竹曲目的影响力,“丝竹雅韵”实践服务团队利用暑假前往江南丝竹的发源地之一——太仓,在太仓市文化馆内录制江南丝竹名曲专辑。专辑中共录入八首曲目,兼具传统江南丝竹名曲与新江南丝竹曲目,其中《南祠起板》于2020年11月获得第六届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特等奖。乐团结合大学生的时代特色与江南丝竹音乐传统的精心磨练,对录制的每一个细节进行精细化打磨,反复排演,不断地提高、升华曲目演奏录制效果,最终打造出了一张有品味、有特色的江南丝竹专辑。
活动二:创新——展厅呈现学子风采
为加强传统江南丝竹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也为了更好地展示江南丝竹文化魅力,苏州大学艺术中心特开设江南丝竹展列室,希望让更多的人爱上传统江南丝竹文化。丝竹展列室位于音乐学院,面积约40平方米。展厅内部以原木色为主色调,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丝竹雅韵”实践服务团队于2021年八月对展列室内陈列进行了分组设计。通过团队同学的思考与讨论,明确了展室展品主要为江南丝竹乐器、曲谱以及含有丝竹元素的文创产品;而展品的表现方式也被团队同学设计得更加雅致:展品陈列台高低错落,展品或悬挂或摆放在墙壁、展台上,同时辅以投影展示,使参观者更好地沉浸于江南丝竹文化的艺术氛围中。本次展列室的设计活动不仅有利于江南丝竹文化的传承与普及,让团队成员可以对江南丝竹的传承与传播方式有自己的见解,更是代表着江南丝竹文化创新发展的无限能量,孕育着当代青年的追求与展望。
江南丝竹代代传承,中华文化生生不息。江南丝竹文化经过时间的沉淀已融入我们的文化脉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传承,更是中华文化在坚守与创新中的行进,它奏响了新时代江南的主旋律,孕育着新的追求与展望。我们作为中华民族新时代的青年要将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江南丝竹文化一页一页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