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创新 | 奥在北林,科普冬奥我们在路上!
奥在北林实践团队是由10名来自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的同学组成的,为迎接2022年即将在北京举行的第24届冬季奥运会,团队成员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在2021年利用暑假时间开发一款向公众普及冬奥小知识的小程序。同时建立了同名公众号,希望可以借着冬季奥运会即将在中国举行这一个契机,让更多人知道冬奥,有机会器了解冬奥。
“奥在北林”小程序主打轻巧、有趣、科学,将冬奥小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简单易懂的小故事,除此之外我们还将学练结合,设置答题测试界面,旨在短时间碎片化的向大众科学高效地传递有趣的冬奥小知识。
目前实践成果包含“奥在北林”小程序,自创宣传平台“奥在北林”公众,目前已经发表七篇微信推送,此外校外宣发达五篇新闻稿。
Part1 前期准备
在实践开始之前我们组建了一支优秀的团队,并根据大家的特点将团队分为美工组、宣传组、信息组和技术组。美工组有吴燃然、赵文斯,宣传组有汪欣茹、宋依凡,信息组有刘欢、李影、张铭扬,技术组有陈文森、张楚傲、刘建辉。其中美工组负责设计小程序页面及图标等美术设计方面,宣传组负责编写新闻文案和发布调查问卷等多平台宣发,信息组负责冬季奥运会相关小知识等搭构小程序资料的搜集,技术组负责小程序代码的实际编写。
在确定主题之前,宣传组设计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大家对小程序的需求方向,以便于我们的实践贴合大众需要,收集回来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同学们对冬奥会有着极大的兴趣,苦于没有便捷有趣途径去获取冬奥相关的知识,经过商讨于是我们决定去开发一款科普冬奥的小知识的小程序。
在申请立项之前我们集体进行页面整体设计,确定了页面的大致风格——蓝白色系,风格为冰雪元素,这与冬奥冰雪的主题一致。美工组设计了页面的一些图标元素,设计确定了页面的预想布局。信息组利用中国大学生慕课b站相关书籍等方式加强程序编写能力。信息组从冬季奥运会官网等多平台进行收集资料。宣传组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学习新闻稿的撰写和微信宣传文章的编写和排版。
Part2 中期实践
1.安全预案
目前国内新冠疫情仍在,考虑到防疫工作,本次实践大部分是线上进行,每日会上报体温,并且每日位置共享打卡,为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2. 页面设计
7月10日到7月14日:完成页面设计,小程序logo等图标设计。
经过线上会议我们大致确定了我们小程序主要包含的内容。小程序包含了“学一学”,“练一练”两个主要的板块,“学一学”页面是以抛出问题的形式,一问一答的形式,让浏览者可以带着疑问去学习,以加深学习的效果,同时每个科普的知识点简洁有趣、经典深刻。“学一学”界面包含三个子页面,分别是背景科普、人物科普和项目科普,分别从不同角度更加有针对性的科普。“练一练”页面,我们将学练结合,实现了题目的随机出现,答对题时的肯定和答错题时显示正确答案,同时会显示解析。练一练界面只包含一个随机按钮,每次随机出现10道题目,答对10分,完成十题之后显示总分。无论是科普还是练习都做到图片题目和文字题目随机出现,而且出现的科普、练习的格式都会有所不同,让界面更加多彩有趣。学一学每一个小知识简短有力,或是经典、或是有趣,练一练界面十个题目为一组,对学过的小知识进行回顾。简单干净的操作界面让人赏心悦目,而且易于上手。
美工组根据实践的主题设计了小程序的logo,包含了北林元素和冬奥元素,简洁大方,寓意深厚,同时也设计了小程序内一些图标的设计,主要以浅蓝色为主,清爽可爱。
3. 搜集资料实现界面
7月15日至7月18日:收集制作小程序所需的相关资料,如冬奥会小知识、问题。
资料组根据要求搜集题目。利用书籍,官网等方式进行冬奥小知识的收集。
7月19日至8月20日: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小程序的制作、测试,宣传组全程记录完成小程序的新闻稿以及微信推送等宣传活动。
为了更好的实现小程序,让成员的人物更有针对性,我对成员进行了界面的分工,分成了“学一学”背景界面、“学一学”项目界面、“学一学”人物界面,以及“练一练”界面。每一个界面配一个技术组成员和一个资料组成员,实现一一对应,每一个成员只用做好自己的部分就行。
确定了页面分工之后技术组开始进行代码具体设计,实现预想设计。技术组使用微信开发者平台和visual studio code进行编写代码,在微信开发者平台进行页面测试,遇到问题负责不同界面的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项目顺利进行。
4. 小程序内测调整
经过大约二十天的反复调试,奥在北林小程序终于初步完成。为了进一步完善小程序的功能,寻找隐藏的漏洞,宣传组在同名公众号平台发表内测消息,招募大众进行小程序内测调试,并收集内测结果。发现在不同型号的手机显示的界面会有所不同,而且图片题目会显示有些延迟,于是技术组根据反应的问题进行修改,对于图片显示过慢问题,进行压缩图片,重新上传,对于界面比例不太正确,技术组调试比例使界面在大多数手机可以显示正常。
Part3 后期宣传总结
我很有幸能够带领我们的团队进行暑期实践,团队成员利用假期时间,进行实践活动,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提高自己多方面的能力。作为队长每一个环节我都有参与,我发现工作的开展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每一个环节都有困难。之前没有小程序的制作经验,可以说是和团队成员们一起从零开始,策划、分配任务、找指导老师、设计、代码编写、资料搜集、协调队员、宣传。每一天、每一个人都是充实忙碌的,每一天都会遇到不一样的问题,转眼暑假已经结束,我们的实践也已经接近尾声,回想这一个半月的努力奔波,很多经验是书本中学不到的,我做了如下总结:
(1)善于规划。要能合理的分配任务,确定好任务完成所需的时间,任务的负责人,任务的主要工作,每一项都有安排清楚,任务才能有条不紊的完成。
(2)善于沟通。有时候会遇到一些问题,队员之间合作不够紧密、队员对于任务的安排有些不满、队员不能及时完成任务,要心平气和的解释疏导,及时解决问题。
(3)有耐心有责任心。有时候队员队员任务安排可能不太清楚,需要你反复结束;有时候任务完成效果不好,需要返工,有时候对外界投稿全是拒绝,不要烦躁,耐心得去寻找问题,下次完成的更好。
(4)积极努力。自信乐观肯努力,是战胜困难,活得成功的捷径,面对困难不要放弃,面对机会不要犹豫,下一步就是转机。
这次实践发现了自己很多不足,也受益匪浅。社会实践拉近了我们和社会的举例,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视野,增长才干,社会一样是一个学习的地方,我们可以学习到学校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为之后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奥在北林,意义就是希望作为北林学子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宣传、科普冬奥会,让更多的人可以去了解即将在北京举行的冬季奥运会,这是我们祖国的高光时刻,希望可以利用我们现学的一些技术,借着这一契机去科普冬奥知识。
暑假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大学生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在这一次社会实践中,奥在北林每一个小组的成员各司其职,认认真真完成自己的工作,团队成员每一个都收获满满,小组之间的合作融洽高效,高质量的完成了预期目标。通过这一次社会实践,小组成员们不仅仅是锻炼了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比如资料检索能力、文案撰写能力、微信文字排版能力,代码编辑能力,也加强了大家对社会的深入认识,了解国情,积累对社会的阅历,在实践过程中增强才干,开拓视野,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增加工作经验,以便更好的踏入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