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大学学子三下乡:暖暖金寨县,浓浓土地情
7月13日,安徽财经大学“剑宇轩辕”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安徽省六安市,以乡村振兴为课题,开展了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期间,实践团队成员围绕“土地流转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及影响”,前往金寨县古碑镇各村进行了实地走访和调研,确定以人物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当地的土地流转现状以及当地村民的态度。
调研活动首日,调研团队来到了古碑镇余岭村,余岭村四面环山,进村的路是真切的“山路十八弯”,满山的绿,遍天的蓝,调研团队部分成员从出生到成长都居住在平原,深切体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调研团队到达后,当地负责人余主任热情的招待了成员们,在得知成员们的来意后,与实践团队成员进行了座谈,向成员们介绍了当地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以及村民的参与度与反映态度。他说,土地是农业的根本,也是农民的根本,土地流转为农民带来了便捷,让农民获得更大的受益,使土地得到更好的利用。
农民对土地的权利意识较强,但农民对土地的管理水平较低,管理技术也相对落后,这导致了小农经济的分散经营与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的矛盾,造成土地产量不高或者土地荒废的后果;推进土地流转的进程,农户将土地租给规模经营者,每年获得稳定的土地收入,此外外出打工获得额外收入,农民不再“靠天吃饭”,显著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同时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图为余主任与实践团队成员座谈。吴柄汝 摄
随后,实践团队在余主任的带领下,走访了几户村民的家,对村民进行了简单的访谈,村民们十分热情,见到团队成员在烈日炎炎下还走家串户进行调研,连忙为成员们准备茶水,并对成员们表示关心,村民们的文化程度不高,成员们就坐在村民身旁,将问卷内容一句句讲给村民听,村民也十分配合成员的工作,耐心地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即使村民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但对当地的土地流转并不陌生。村民表示,自家的土地从前都是自家种植,是传统农业的靠天吃饭,每年收入不高也不稳定,土地流转政策的施行大大缓解了收入不稳定的问题,但土地价格略低,仍无法解决部分村民的收入问题。
经营土地并不是想象中的“一亩赚钱五百,十亩赚钱五千”如此计算,农业中,一个小环节出问题也许半年就会没有收获,农民种地基本还都是靠天吃饭,在遇到一些自然灾害的时候,往往就会有很大的损失,辛辛苦苦一年赚不到钱甚至赔钱,因此每年收入很不稳定,乡村推进土地流转政策后,政府租借各家土地,能使村民获得相对稳定的收入,但令村民不满的是土地价格偏低,当地土地价格为每亩500-600元/年,在如今物价横飞的年代,这个价格确实略显不足。
树荫下,一对上年纪的爷爷奶奶坐在小溪旁,成员上前表示打扰,当问到土地转租的收入能否满足一家的日常开销时,爷爷奶奶表示远远不足,日常开销基本都靠儿子在外打工寄来的生活费。在交流过程中,爷爷奶奶还不时关心成员是否需要去家里歇一会。队长王玥表示:“当听到这些村民对我们的关心时,当相册里又多了几张笑脸时,感到一路上的疲惫和困惑,都是值得的。”
除了爷爷奶奶,大多数村民都表示,家庭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家庭成员外出打工的收入。接受调查的若干户家庭中,大部分家庭的主要劳动力都在外打工,如此土地流转也推动了劳动力的转移。土地和劳动力是经济社会尤其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资源,如何构建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关系,是乡村振兴成败与否的关键问题,土地的流转解决了劳动力转移的后顾之忧,同时劳动力的转移也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的经营,提高了效率,为土地可持续流转创造了条件。
成员们走过小桥,穿过茶田,路过一位奶奶正结束农活去往家中,成员问道“您是否有时间可以回答我们几个问题”,奶奶马上邀请大家去她的家里“就在不远处!”在了解完所有问卷问题后,奶奶表示希望此次大学生调研可以解决一些土地流转后的社会保障问题,让基本没有了外出工作能力的老人们失去土地后依然可以“有所依,有所靠”。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与村民交谈。吴柄汝 摄
成员们认为,随着乡村振兴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流转速度和劳动力转移速度也在加快,对农村的养老保障体系形成了较大冲击,并造成了劳动力转移后的社会保障等问题。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是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瓶颈,土地流转使土地原有的对农村人口的保障功能逐渐减弱,同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家庭的保障功能逐渐减弱,原来乡村固有的靠伦理孝道维系的养老体系弱化了,增加了农民的养老担忧。其次,土地流转后的保障体制不健全,农民的权益不能得到较好的保护,影响了整个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除了村民的淳朴善良,村民的家也给团队成员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墙上挂着四世同堂的合影,桌上摆着在外打工的儿子寄来的营养品,门口趴着安静的大黄狗,老人们在家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村民不再有缺钱少粮的担忧,和谐的农村场景体现出乡村振兴的成效。
实践团队走进街头巷尾,深入社区街道,共完成了近1000余份调研问卷。队长王玥表示,“心里一块巨大的石头终于放下了,实地调研的完成,为后续工作的展开打好了基础。”随后,成员们对实施土地流转的效应进行了总结评估,团队成员认为,土地流转为社会带来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农民收入增加了,生活质量提高了,推动了劳动力的转移。另一方面,土地流转的施行显现出一些不足,如社会保障的不完善以及土地流转政策的有待改进。但总体而言,土地流转推动了乡村的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主抓手。
图为实践团队合照。吴柄汝 摄
此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历时两周,实践团队成员深入农村基层,通过走访、人物访谈、问卷调查的方式,充分了解了土地流转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认知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