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学子走进洛滨镇:三进文明村庄,领略优良民风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陕西学子走进洛滨镇:三进文明村庄,领略优良民风

2021-07-14 20:29

来源:长安大学 史湘萍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日,长安大学赴陕西渭南“聚焦产业结构升级•助力乡村发展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以乡风文明建设为主题,于7月14日展开了对洛西村的实地调研。在经过前几日的工作后,团队成员已经和村民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基础,并寻访了洛滨镇代表性家庭,了解洛滨镇乡村文明建设具体发展情况、具体措施及落实情况。

一进文明典型舍 体验淳朴民风

洛滨镇在实现物质条件改善的同时,也在不断建设新民风。洛滨镇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建设新民风为主线,广泛开展文明家庭评比活动,培育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深入开展“好公公、好媳妇、好婆婆”“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

    在洛西村支书介绍下,实践团队前往典型星级文明户刘根生的家庭深入体验当地淳朴民风。面对素未谋面的实践团队成员,刘根生一家充满热情,将自己所了解到的文明户评定政策详细介绍给团队成员。“我们都不吵架的,大家都开开心心,我们也把儿媳当成自己亲女儿来看待。今年我孙子还考到了城里的大学哩。”刘根生自豪地说道,“我们和邻居也相处得很融洽,大家经常互相分享瓜果之类的东西,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和和气气是最重要的嘛。”一个家庭是社会大剧院的最小舞台,家庭和谐是评定“和谐友善星文明户”的重要一环,作为星级文明户,不仅要处理好邻里关系,保证家庭关系和谐,还要起到一个模范作用,引领文明风尚,传递优良淳朴民风。

图为实践队员与星级文明家庭合影留念。长安大学 赵钰杰 提供

二进军人模范户 感受浩然正气

军人代表着忠诚,奉献和无畏,令人心生敬仰。回顾往昔的峥嵘岁月,他们冲锋陷阵,浴血奋战;他们跋山涉水,历尽艰辛。而在如今这个和平的年代,他们仍不忘初心,为国为民,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时挺身而出。洛滨镇中充满着红色历史文化,在当地村民介绍下,实践队员拜访了一等功臣现役军人卢超同志的家庭,主动学习卢超同志的坚毅品格。

卢超同志现役于新疆某边防部队,交谈过程中,实践队员明显能感受到他身上独属军人的浩然正气。“给我一个排,我将带好一个排;给我一个连,我将带好一个连;给我任何一个岗位,我都将用忠诚和热血去践行卫国戍边的铮铮誓言。”守卫祖国边疆是卢超同志毕生的信念。卢超同志为人十分低调内敛,疫情期间,他积极参加地方抗疫工作,出色完成党和组织分配的任务,尽心尽力,默默服务于人民,不求任何回报。他也对广大青年寄予厚望,鼓励青年努力学习,夯实基础,吃得苦中苦,成为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材,为社会,为国家能够做出一份贡献。“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信条无时无刻不伴随着卢超同志乃至其整个家庭。他们对国家,对党,对人民的坚定信念早已融入骨髓,浸润心田,形成一种军人家风,令人触动。

图为实践队员与军人模范卢超同志合影留念。长安大学 赵钰杰 提供

三进党员代表处 重温红色记忆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为进一步了解老党员的生活情况,学习发扬老党员的光荣传统,实践队成员走访慰问了洛滨镇洛西村的老党员韦爷爷。在韦爷爷家中,实践队成员在代表队伍送上祝福、表达敬意的同时,还和韦爷爷拉家常、忆过往、谈发展,对他的生活起居、医疗保障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回忆起工作奋斗的过往,韦爷爷显得异常激动,他在进入部队后,学习与训练齐头并进,不仅提升了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建立了理想信念,深刻认识到在部队才能真正锻炼一个人的各项品质,磨练意志,锻炼身体,学习文化,为国奉献。韦爷爷作为老党员,在各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力求做好组织分给自己的任务,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疫情期间,村里认真实行农村疫情防控措施,韦爷爷积极主动去路口值班,尽显党员风范。他表示,党员是一辈子的身份,革命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不管自己被安排到哪个岗位上,他都会像钉子一样继续保持离岗不离党,革命本色退休不褪色。今天改革发展的良好局面、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都离不开这些像韦爷爷一样的老党员曾经作出的巨大贡献。及时了解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生产生活情况,倾听党员的心声,是传递优良民风必不可少的环节。

图为实践队员与老党员合影留念。长安大学 赵钰杰 提供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