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环境生物职院:扎根农村创新创业,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扎根农村创新创业,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前不久,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联合推介了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湖南省仅有5所学校“上榜”,而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就是其中1所。
近年来,湖南环境生物职院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积极引导毕业生返乡创新创业,涌现出回乡当起“放牛娃”、服务乡村振兴的毕业生龙中义,回乡创办生态养猪场的“女猪倌”蒋艳等案例,他们放弃了大城市,积极扎根农村创新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科技兴农,助力脱贫攻坚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湖南环境生物职院成功入选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正是迎合国家发展战略、发挥自身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积极投入的结果。
该校李逢振老师(左)深入洞口县村民家中调研
问起乡村如何振兴,该校科研处副处长李逢振有话说。李逢振自2014年起,便开始了长达七年的科技扶贫路。在推荐和选派之下,李逢振深入洞口县,经过走访调研,李逢振发现,该县科技力量比较薄弱,许多农民对科技兴农不了解、不信任是一大关键问题。而县里科技管理机构、人员和经费都很缺乏,这让刚开始的李逢振犯了难,如何解决是关键。
解决问题前,先了解情况,这是李逢振的做法。李逢振针对当地情况做出了一些工作计划,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完善组织机构;二是深入走访调研,助力产业发展;三是搭建合作平台,开展协同攻关;四是培养本土人才,组织示范培训;五是抓好技术指导,做好科研服务;六是加强宣传报道,开展科技行动。在此计划中,充分了解了当地情况后,李逢振又推出了“科技+”三大行动,即“科技+政府”、“科技+企业”、“科技+贫困村”。这三大行动对当时的洞口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科技+”三大行动将政府、企业、贫困村紧密联系在一起,更加促使了洞口县脱贫的进度。
情况了解的充分,措施的合理,科技的推动,使得洞口县顺利摘帽脱贫。从全县贫困发生率的18.1%,到如今的0.72%,人们生活更好了。企业科技力量提升,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种植养殖技术提高,使农产品质量及销售更好了,口袋里的钱和脸上的笑容更多了。
李缝振只是该校教师扎根农村科技扶贫的一个写照。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湖南省芙蓉人才行动计划》,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科技兴农工作,鼓励全校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一线担任科技特派员、科技副县长、特聘专家等,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期间,学院累计遴选派出省“万名工程”专家、省科技特派员和“三区”科技人才近百余名,赴省内开展产业扶贫和科技扶贫工作,助力贫困地区增产增收;公开出版乡村振兴系列丛书;依托学院专家教授组建的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多次被省科技厅评为湖南省“优秀科技专家服务团”。
今年5月7日,该校乡村振兴工作队正式入驻怀化市麻阳县谭家寨乡弄里村,开启为期两年的帮扶工作,以发展现代产业为重要支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进一步理清思路、找准定位、明确方向,发展特色产业,科技兴农的故事还在继续……
回乡创业,带领大家一起富
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回到老家创新创业,湖南环境生物职院许多有志青年,毕业后没有选择繁华的都市,而是扎根乡村,为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做一份贡献。
该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龙中义正在为牛治病
该校畜牧兽医专业的毕业生龙中义,在其他同学四处投简历求职的情况下,毅然回乡创业,当起了“放牛娃”。在被老乡们当做“异类”的眼光下,龙中义顶住压力,运用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积极改善养殖技术。龙中义表示,在家乡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养牛,受各种因素影响,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而在改良养殖技术的基础下,牛肉品质和产量提高了30%-50%,随之价格也上涨了。在自身发展时,龙中义不忘村里其他养牛户的养殖,教其他养户养殖技术,积极探索新的路子。龙中义表示,“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我要扎根农村,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奔向小康。”
龙中义的案例成功,鼓舞了其他回乡创业的同学。同是畜牧兽医专业的蒋艳,跑遍各地学习养殖技术,采取出了区域性循环养殖模式,建立和完善桑叶养猪——粪便发酵——沼气供暖——沼粪肥桑的种养结合技术体系,走新型生态养猪之路。同时引进自动化饲养系统,带领周边养殖户报团发展。除此之外,还有畜牧兽医专业的彭永红回乡带动当地脱贫致富,同专业的刘祖球为生态养猪打开新思路……
生态办学,荣膺“乡村振兴优质人才培养示范校”
立足“生态”、服务“三农”,学校成功入选“乡村振兴优质人才培养示范校”绝非偶然。近年来,湖南环境生物职院发布全国首个普通高校生态校园建设规范,出版全国首部《湖南省深度贫困县健康质量报告》、成立了高校首家中国碳汇基金会志愿站、举办了首届国际森林康养技能培训班、科技扶贫项目成功入选湖南省高校扶贫攻坚十大典型案例、首创资产融合生态绿化技术产业园……
共发展,共生活,共生态。湖南环境生物职院一直秉承“生态”办学特色,培育成生态绿化技术及服务、生态养殖技术、生态宜居技术、生态产品经营管理、生态建设队伍健康服务及技术特色专业群,专业设置契合乡村农业产业及新业态领域前沿技术及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对接乡村生态绿化产业、乡村生态养殖产业、乡村生态宜居产业、乡村医疗卫生行业、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乡村互联网+电商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着重培养培训乡村振兴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产业提质升级、实施科技扶贫和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在原有基础上的再发展,在扩大平台和机会之后的再创造,在优质人才的再加大力度的培养,是学校未来的规划。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将继续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抓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乡村振兴方面,学校将继续大力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以解决在农村存在的突出性问题,同时做好技术攻关,重视培养农场主经营的带头能力和技术能力,让农场主与产业、企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