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万道清泉浇灌祖国花朵,倾一腔热血铸人类灵魂
2021年7月29日至8月5日,大连理工大学云行天下-川耘暑期支教团赴四川宜宾凤仪乡民族小学进行了为期八天的支教活动,以响应国家“三下乡”号召。本次支教授课内容以开拓孩子们的视野为主,支教队员由十名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学生组成,上午安排授课,课程内容包括英语,物理,历史,地理,美术,音乐,下午队员们陪伴孩子一起玩游戏,聊天,做趣味实验。
上午的课程,师生其乐融融,教学相长。音乐课上,苗族孩子们尽情展现着天赋与热情,与老师一起引吭高歌,乐此不疲;英语课上,从字母发音纠正到简单单词教学,并辅以奖励机制鼓励孩子们张口说英语,寄托着老师们的殷殷期盼;在高年级教学中,虽然因为条件艰苦,学生们基础薄弱,但是她们眼底对知识的渴望,想走出大山的坚决仍然让每一个老师为之动容。
下午的时光交给陪伴,男孩子们在水泥操场上追赶,在树上灵活攀爬,与队员们一起打球,拖鞋也穿得虎虎生风;女孩子们时而光溜着脚板跳长绳,笑容明媚生动,时而信任地依偎在我们身畔,摇晃着她们脏兮兮的小脚丫子与我们谈心,世界也跟着安静下来。
告别之际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蛋糕和礼物,蛋糕上的蜡烛"6"寓意着今年是运载川耘支教团的第6年。这个小小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不只在支教老师的心中,更在这些渴望走出大山的孩子心中。八日弹指一挥,比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蒙其思想,开拓其眼界。我们希望通过与孩子们的交流,改变他们狭碍封闭的世界观,人生并不是在十岁就能一眼看到尽头,小女孩们未来不是只能相夫教子,小男孩未来也不是只能打工务农。
很多人质疑短期支教的意义,答案就是坚持,一年不能改变那就六年,哪怕十年二十年,我们都会一直坚持,一以贯之。很多时候,她们需要的只不过是一种平等纯粹的关爱与体谅,我们看多了譬如《音乐之声》老师发掘潜力的电影情节,但这样的老师在偏远山区怎可俯拾即是,所以一旦我们决定去做了,总会有所成效,这样的道理,那些质疑而不愿意去实践的人永远也无法明白。
后来我们总是想起那一个下午,孩子们在支教老师的带领下在教室里唱歌,“终于你身影消失在人海尽头,才发现笑着哭最痛。”可笑当时只是觉得歌声婉转,穿堂而过,寻常之景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