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育人‖物电学院资政育人实践队赴延长县开展社会实践
通过对延安市宝塔区、宜川县、延长县、洛川县以及富县等实地调查、各地科技局、农业局、果业局访问以及网络平台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延安地区苹果灾害状况与防治措施的第一手资料,为延安地方政府与果农提供调研报告与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政府出台或修正相关法规提供可靠的借鉴,充分发挥延安大学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出谋划策的智库作用,为推进延安地区苹果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通过项目的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培养我校大学生分析生产实践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成果转化技能,践行科技助农。强化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奉献意识,培养实事求是精神的品格。
项目调研与科技助农、精准扶贫紧密结合,调研团队带着科研成果进入果园、进入行业管理部门。
延安号称“中国苹果之乡”,延安成为全国苹果外销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年销量数亿公斤。在延安现有一百多万人从事种植苹果产业,覆盖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达到70.5%,农民人均苹果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在宜川县、洛川县、富县以及延长等县,农民90%的收入来自苹果。所以说苹果种植产业是延安种植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对农民增收贡献最大的一个特色产业。
延安苹果种植区位于黄土高原,这里气候资源优势明显,是最佳的苹果生产地带,但气象灾害同样频发,其中,冰雹和霜冻灾害对苹果产量和品质影响最大。延安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气流对流严重,冰雹频繁发生,给果树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近年来,冰雹灾害在苹果产区频繁发生,造成苹果树体及枝、叶、果实不同程度被砸伤、折断、脱落等机械损害,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严重时树上叶果全部被打落,树体的生长、结果一旦受阻就会造成极大的影响。不但会造成当年减产,也对今后 3-5 年的产量形成非常不利,更严重的是群众种植苹果的积极性严重受挫,多数果园受灾后弃管,面临挖树毁园等风险。2018年4月上旬,陕西、山西、宁夏、甘肃等几个全国苹果主产区发生不同程度霜冻灾害,温度低至-2℃到-7℃,是近十几年来最罕见的极端天气,造成很多地区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其中,陕西延安平均减产高达70%左右,对当地苹果产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020年4月23日,陕西榆林、延安大部分地区、铜川北部地区以及咸阳西北部地区地面最低温度降到了0℃以下,特别是延安西部地区最低温度达到-3℃,已达到重度冻害指标,造成大量花芽变色、枯萎,严重影响了果实坐果率,给果农造成沉重打击。由此可见冰雹和霜冻对苹果产量的危害巨大,预防冰雹、霜冻等带来的危害刻不容缓。另一方面,传统的苹果套纸袋技术成本高涨,导致延安山地苹果价格昂贵,果农经济负担加重,降低了果农的收入。因此,有必要充分了解延安苹果生产过程中的灾害状况以及延安地区采取的防护措施以及新型防护技术应用普及情况。
7月22号,全体实践队员前往延长县余佛村。进行延安苹果灾害状况与防护技术调查。
调查延安及其周边地区苹果霜冻、冰雹灾害、虫害以及防护现状,苹果套袋技术应用情况等。
(1)冰雹灾害对延安山地苹果生长以及果农收入的具体影响;
(2)霜冻灾害对延安山地苹果果树生长以及果农收入的影响;
(3)传统苹果套纸袋技术应用现状与不足;
(4)病虫害对延安山地苹果的影响;
(5)苹果灾害防护新技术应用推广情况等。
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延安山地苹果防冰雹、防霜冻技术应用、苹果免套袋膜技术应用情况,走访各地农业局、科技局、果业局等部门,通过调研获得相关数据,获取大量数据后归纳、统计、分析,凝练研究报告。
(图片来源于:延安大学物电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