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实践团为弱势群体打造定制产品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频道

北京科技大学实践团为弱势群体打造定制产品

2021-08-31 01:59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 刘静雯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这个八月对于北京科技大学大一学生而言是充实而忙碌的,而对于叔叔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刘静雯和她12个同学来说,更是如此。分隔在各地的青年们,在线上如期开展了一次意义非常的社会实践活动。

2021年全国助残日聚焦“巩固残疾人脱贫成果,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北京科技大学索奥守望者实践团始终致力于科技助残,响应国家号召,了解到了心智障碍者——包括唐氏综合症、自闭症等,这个社会中最边缘群体的家庭中存在看护费心费力的问题。实践团决定心智障碍者及其家庭打造一个专门针对他们日常生活需求而设计的科技产品,提高其生活质量通过与慧灵——一家成立30余年的助残公益机构建立联系,实践团先后与26家心智障碍者家庭沟通并确定了这款定制产品的具体功能。

图为技术组成员正在讨论产品开发问题。通讯员 黄云摄

关于产品的设计,实践团技术组组长邵轶骅介绍到:“为了实现帮助家长看护的效果,我们通过制作一个智能穿戴设备来监测佩戴者的极端情绪变化,并且及时在发生异常的时候提醒看护人。”此外他还补充,“考虑到不同的使用环境和用户性质,我们分别制作了小程序和网页作为前端平台。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佩戴者情况,平台上还可以查看历史数据的数据分析。”

图为实践团自行开发的网页界面图。通讯员 黄云提供

图为实践团自行研发的智能穿戴设备的产品装配图。通讯员 唐瑞超提供

对于大一学生来说,制作一个产品并非是一件易事。“虽然以前也有开发产品的经验,但是这次的功能要更加复杂一些,为了更好地完成开发,技术组一共分为了前端组、后端组、硬件组、机械结构组和机器学习组,互相协作,分工完成任务。”孙起航,一位技术组的成员讲述道,“开发的时候,是一个需要不断自学新知识,并且将之实践应用的过程。这也是个充满动力的过程,因为我们都知道自己干的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当真的实现了某个功能时,心中的成就感是平时难以比拟的

除了开发产品,实践团还分别在微信公众号、微博、B站、抖音等平台上创立了实践团的账号,进行文章、视频等的发布和线上直播宣讲等工作,正如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首任主席邓朴方先生曾经用一句话概括了残障群体面临的社会偏见与歧视问题:“不是不理解只是不了解,不是不人道只是不知道。”实践团希望以青年之力营造一定的社会接纳氛围,帮助大众正确认识心智障碍者的生理情况和日常生活。

图为发布于b站的实践团全体成员的口号宣誓视频。通讯员 刘静雯提供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