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课程,托起农村娃的多彩梦想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云端”课程,托起农村娃的多彩梦想

2021-09-15 15:35

来源:甘肃日报 西北师范大学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今年4月,宕昌县贾河小学全面开设了音乐、体育、舞蹈、美术课程,半年多过去了,老师在与各班家委会沟通过程中,家长们普遍反映逐渐发现了孩子们身上的艺术闪光点,连夸专递课堂的老师很能干。

专递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是怎样的?老师又来自哪里?

原来,这是由西北师范大学、宕昌县人民政府联合开展的互联网+美育体育助力乡村振兴项目,旨在帮助宕昌县解决美育体育教师短缺问题,发展当地美育体育教学水平,助力推进宕昌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项目伊始,就立足宕昌县教育实情,按照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先的原则进行,选择音舞美体等规定课程开不出、开不齐的学校,创新开展专递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

宕昌县贾河小学是项目的十余个实施点之一。今年,我们学校从硬件软件都发生了大变化。该校副校长孟二顺高兴地说,学校现在建成了图书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科学实验室、计算机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教室。

记者看到,校园图书室的几个书架摆满各类少年儿童读物,画架、画笔颜料、静物模型将美术室填得满满当当,音乐室中的小号、锣鼓、电子琴、吉他等乐器每类每种都超过十余件……孟二顺介绍,这些功能教室可用于每周一次的兴趣社团,所有学生打破年级、班级限制,自选上课;也可以用于平时的音体美课程教学。

一切来之不易,不仅在于硬件设施的配备齐全实在难得,更在于这些课程有人教了。贾河学区校长杨亚红慨叹。

西北师范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专递课堂是整合西北师范大学师范生培养与高等教育出版社课程资源建设、教师网络培训等多方优势的产物。支教团以互联网为支撑,采用实地支教与网络支教相融合的新模式,为宕昌县薄弱学校开设音舞美体等课程。



专递课堂主要采取“1+1+1”的组织方式,即由西北师大1名实习后师范生带1名待实习的师范生,共同负责1个教学点班级的远程教学。还会安排专任教师,对师范生支教实践进行指导,重点关注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策略运用、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以强化师范生授课技能,保证每一节课的开课质量。

孟二顺补充,这期间,云端授课的老师们专门来学校驻留了几个星期,为的是和孩子们彼此熟悉,确保后续线上课程的高效高质,他们真的很认真负责。

记者来到该项目另一个实施点——宕昌县白水川小学,当天的专递课堂分别是美术和体育,一动一静,各有特色。

美术专递课堂采取线上方式进行,没有想象中的沉寂,老师与学生互动频繁。有没有哪位同学画完了,请举手上前给大家展示一下。刚提问完,几个学生就走上前,随即,老师对他们的画作进行了点评。



几百公里的距离一线牵,没有想象中的卡顿,授课过程流畅顺利。西北师范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办公室副主任鲁小勇说:这节无延时、互动性强的美术专递课堂,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投入其中。

项目启动前,我们在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支持下,致力构建一体化网络支教环境,结合具体支教科目,筹措资金对项目学校现有教学环境条件进行补充完善,并在本校(近端)、薄弱学校(远端)配置网络支教授课端与学生端信息化教学软硬件平台,确保充足的网络带宽等。鲁小勇说,远程授课的延时被控制在了零点几秒以内。

他认为,该支教项目是互联网+的高速高效与西北师大百年树人育才理念的完美结合。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在《千字文》诵读配音下,西北师范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大一学生正在带领孩子们做千字文操,一招一式都充满力道。


宕昌县白水川小学副校长雒振国表示,体育课现在成了学校的特色课,“‘千字文操是西北师大的支教团队原创编排的,我们的学生很爱学、学得快,做得有模有样。

上个学期末,‘专递课堂’也纳入到了我们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体系中。‘专递课堂’的教师会根据学生日常课堂表现打分。同时,学校还安排了期末展示总结会,给孩子们一个展示美育、体育学习成果的平台。”雒振国谈道。

学生在进步,老师也在成长。

康凯锋、李娇、张勇勇是宕昌县白水川小学的近端美术教师,他们在给小朋友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逐步意识到,不应过度强调技法,而应努力发掘孩子巨大的创造力,引导他们发挥天性、描绘童真。

还有手工课,他们不断在实践中总结出新经验,直播教学过程中,摄像具有局限性,因此现场示范的细节不能完全展示给学生,所以团队决定用异步录播的方式,将泥塑、剪纸等手工示范过程提前录制,在直播教学过程穿插播放。

作为师范类院校,我们一直在探索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怎样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帮助他们走上讲台?这一项目给我们的学生提供了不错的实践机会。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郭炯认为,西北师大的大型支教活动、教学实习不少,但学生们离开学校后,学校对学生的指导难免弱化,互联网+远程教学模式,则更方便学校引导他们探讨反思教学过程,形成共有经验并积累下来。


陇南市宕昌县长期以来受城乡发展不平衡、交通地理条件不便等因素影响,存在着乡村教师师资短缺、整体专业能力不高等问题,美育体育教师短缺、教育教学质量不高问题尤为突出。

此前在项目启动式上,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俊宗特别强调,推进“互联网+”体育美育工作,是巩固我省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构建农村偏远学校五育并举的重要保障,将为发展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形成乡村教育新格局形成强大合力。

因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宕昌县美育体育教育教学同时输血造血,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