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守护舟山海岛赤心,助力我国乡村振兴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频道

【乡村振兴】守护舟山海岛赤心,助力我国乡村振兴

2021-09-15 23:15

来源:浙江海洋大学 黄愉翔、钱嘉妮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2021年初,我国工作重心转移到乡村振兴,而红色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舟山蚂蚁岛建立起了我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凝聚着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蚂蚁岛精神。7月,在舟山市委宣传部、浙江海洋大学团委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浙江海洋大学红土地调研团队将蚂蚁岛精神的理论内涵运用于乡村振兴的实践,对蚂蚁岛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了深入调研。

 

浙江海洋大学“红土地”调研团队合照

海岛调研——唤醒红色记忆

调研团队一行人乘坐蚂蚁岛红色旅游专号客轮,登上蚂蚁岛,迎接他们的是处处可见彰显蚂蚁岛精神的标语在标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红色精神感召下,调研团队奔赴他们的第一站——蚂蚁岛创业广场搓草绳体验项目负责人高月英阿婆进行了面对面访谈。从中调研团了解到,蚂蚁岛人民时刻牢记岛上的艰苦创业史,也深深为之自豪。然而,蚂蚁岛的这段红色历史,仅在舟山群岛及其周边地区有所宣传,蚂蚁岛精神传播矩阵尚未形成。这使调研团深知自己认真对待海岛调研、宣传红色精神的使命。

 

            调研团成员奔赴调研第一站:蚂蚁岛创业广场

浙江海洋大学红土地调研团队抓住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通过网络新媒体传播蚂蚁岛调研成果,宣传蚂蚁岛红色精神,吸引全国游客登岛参观、学习,致力于强化红色旅游的时代定位,形成旅游、宣传、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模式。

旅游资源——赓续革命精神

调研团成员在蚂蚁岛上进行了数日的调研,在红色旅游中感受信仰的力量,分析现有旅游资源的优势与不足。在蚂蚁岛管委会的陪同下,调研团重复走遍全岛景点,以管理者的视角重新走进蚂蚁岛人民公社旧址、创业广场、三八海塘等地,通过红色讲解服务和搓草绳、织渔网、摇橹划船等多元化体验,逐渐爱上了这片洋溢着创业激情的红色海岛。沿街考查市场、民居、零售店的过程中,调研团队还对蚂蚁岛上的游客、码头售票员、红色故事宣讲员等红色旅游体系中的不同对象进行跟踪式采访,对蚂蚁岛红色旅游业现状有了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

                调研团队考察搓草绳服务

调研团队采访民宿老板

采访初期,调研团也遇到了许多困难。由于行程安排紧,许多游客刚下码头就往预定的旅游景点跑,无暇回答调研团的问题,这使调研团在实践初期丧失了许多调研样本。于是调研团调整实践方案,放弃在码头蹲守游客进行采访的策略,转而把目光投向饭点时游客爆满的各家餐馆,在那里,游客们游览了一部分景点,满身疲倦又饥肠辘辘,有足够的时间坐在餐馆休息。因此,在餐馆中,调研团成员与游客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交流对蚂蚁岛旅游业的看法,收集了大量游客问卷数据。

全局视角——问策管理部门

在蚂蚁岛上,调研团多次前往蚂蚁岛管委会,采访了王晓波主任,还到红帆公司访问了乐科均主任。从他们对调研团问题的回答中,团队明白了政府和企业是如何合作,如何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在发展蚂蚁岛红色旅游业的同时兼顾岛民的生活水平。

 

调研团队采访蚂蚁岛管委会王晓波主任

回到定海区,调研团还走访了舟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体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十余家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进行政策调研。在专业人士耐心的答疑解惑下,团队进一步了解了红色旅游业的现实意义与发展方向。

 

          调研团队采访舟山市委宣传部理论党教处王霄燕处长

红色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调研团的调研目的在于探索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一个优秀范本。最终形成的学术性调研报告如果能被部分落实调研团相信,蚂蚁岛宝贵的精神财富将可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当下通过旅游经济转化为可观的物质财富,而我国类似乡村的红色资源在新时代追求共同富裕的征程中也将展现出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在调研团队的建议下,校团委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先后组织党员干部、青马班等6批团队登岛学习,舟山博物馆讲解员、浙江海洋大学党史宣讲员赴蚂蚁岛开展下沉式工作。调研团成员还立足所学专业以志愿者的身份改造民宿、开发文创、策划营销,通过实践检验设想的正确性,并借此修正其中偏离实际的部分,形成对红色资源开发的认识飞跃。

 

调研团队考察蚂蚁岛创业纪念馆

20199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调研团成员坚持这一方略,将调研更多同蚂蚁岛类似的乡村,印证已有成果,同时提出更多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用调研所得反哺社会,将青春奋斗注入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