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备考升学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

2021-09-16 15:44

来源:唐山学院 唐山学院尹晨曦 李同法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摘要: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行各业都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各行业要想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提升自身社会竞争力,就要引进更多的优秀人才,所引进的优秀人才还要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以及创业能力。而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优秀人才的主要场所之一,要根据当前社会的个性化需求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但是不可否认,当前部分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还在摸索阶段,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有待完善。因此,本文将围绕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为主题来展开分析,通过详细了解当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再提出促进构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思考

一、针对于当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存在问题的分析

当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依然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待完善,其中主要体现在教育的手段过于单调、落后,要想让大学生掌握各种现代化的创新创业能力,教师就应注重采用正确的教学手段,激发大学生创业兴趣。但是当前各高校依然存在采用创新创业教育手段单一乏味的现象,未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大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甚至会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影响创新创业的热情。其次,未能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教师只有通过创设专业化的实践平台,才能落实开展专业化教育,丰富大学生创业经验,提升自身创新创业能力。但是由于部分学校缺乏一定的资金支持以及教育理念不到位,从而未能建立完善的教育实践平台,导致大学生所处的创业环境较差。第三,本身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和其他发达国家有着一定的差距。所以,部分教师也并未形成良好的教学经验,从而不能给大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教学工作[1]

二、针对于构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价值和作用的分析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需要更多具有创新能力以及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来推动社会的进步,而为大学生开展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将会促使大学生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社会的进步。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各高校开始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并注重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也是社会发展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所提出的具体要求。要想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就顺应社会的发展,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教学工作。在当前社会中由于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所以各行各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呈现出降低趋势,但是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却持续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大学生在面步入社会后需要面对就业难的问题。要想改善这一社会现状,相关管理部门和政府开展提倡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来提升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以及各项能力,在本质上解决我国就业难的社会问题[2]

 三、针对于促进构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可行性对策的分析

(一)注重优化更新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教学体系

首先,应注重优化更新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教学体系。我国各高校逐渐意识到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和作用,但是不可否认,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工作依然还处于摸索阶段,并未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处理这一问题,高校中的管理人员和教师应针对于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体系,实现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并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融合的手段,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业能力,促使大学生具备正确的创新意识,确保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中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提升自身的就业率。与此同时,教师和高校管理人员还应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化实践平台,让大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在实践平台上收获更多学习经验。在实践平台中教师也能够了解学生的创业思路,促使大学生更加主动地融入到创业工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公众号平台的建设也是比较重要的。大学生能够在公众号平台中相互交流沟通,共同分享创业经验,而且有各种创业上的问题也能及时在公众号平台中提问,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其存在的疑惑,落实实现创业资源的有效共享[3]

(二)组织一支专业性技能较强的人才培养教师团队

其次,组织一支专业性技能较强的人才培养教师团队。要想确保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序进行,高校中的管理人员要落实提升教师专业性技能以及综合素质,只有教师具备充足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能力,才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教学工作,有效处理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可以邀请社会中的成功创业人士到校开讲座与师生交流和分享经验,通过这种方式让每一位大学生对自身创业充满信心和激情,避免在实际创业过程中走弯路。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已经步入到互联网时代,各种新型技术在各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其中在教育领域中也要注重采用各种新型技术。教师自身要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将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优势体现出来,实现互联网技术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促使自身也直接地参与到创业工作中,丰富教学经验,最终为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4]

(三)注重优化更新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训体系

最后,注重优化更新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训体系。高校要想有效地处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足的不良现象,就要注重在后续教学工作中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体系,具体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实现在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方案中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实践以及表现自我的机会,在这一潜移默化过程中调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第二,在大学生刚步入高校后,要落实开展创新创业启蒙教育工作,也可以邀请社会中的专家对新生开展讨论会以及讲座,主要为大学生讲述当前的社会环境以及创业优势,有机会也可以带领新生到创业基地参观以及深入了解。与此同时,还要建设SYB创业培训班。SYB创业培训班建设的目的是给具有一定创业方向以及创业思路的学生更多指导和帮助,让学生能始终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具备正确创业意识,而且还应为学生们提供内容完善的创业规划。除此之外,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促使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序开展,显著提升高校整体教学质量和效率[5]

总结:通过上述问题分析,我们充分地意识到高校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不可否认,当前在实际的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工作中依然存在各种问题有待完善,其中主要体现在创新创业教育手段过于传统和单一、并未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以及缺乏现代化的实践平台,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和教师以一种正确的眼光看待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落实在后续的工作中注重优化更新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教育体系以及培养体系、组织一支专业性技能较强的人才培养教师团队,实现给大学生开展专业化的教学工作,为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作者尹晨曦系唐山学院辅导员,李同法系河北经贸大学辅导员。)

参考文献:

[1]孔宇圣,毛军权.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J].安徽文学,2017(11):123-124.

[2]邱维.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民办高校商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J].人才资源开发,2017(22):41-42.

[3]王永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1):99.

[4]王景丽.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为例[J].中州大学学报,2017(5):116-120.

[5]孔祥荣.推进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有效策略[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7,19(5):22-24.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