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下心 扎下根 为国家科研储备时刻准备着
“东海明珠”“海上花园”,这里是温州洞头;以海为魂、靠“海”而生,这是洞头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渔业。洞头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科所”)作为助力海洋渔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以技术赋能产业,促进了洞头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7月27日下午,浙江大学求是学院丹阳青溪学园“寻访海上花园,赓续海霞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团实地探访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对话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洞头基地副主任邵鑫斌,一览洞头水产养殖研究现状,亲身了解科研背后的选择与故事。
应急于当下 远谋于未来
踏入水产养殖研究的平房时,首先听到的是汩汩水声,与普通水产市场并无区别。黑黢黢的鱼池,到处都是湿漉漉的,地面的水槽用木板铺盖了下,以便行走。这与人们传统印象中白大褂、培养皿、精密而严肃的研究所大相径庭。在邵鑫斌坚定、自豪的目光中,简易鱼池背后的科研力量被缓缓道来。
据介绍,水科所养殖着种类极为丰富的鱼苗,从幼年期到成年期,优良品种的选育与培育都在这里进行,如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邵鑫斌解释道,中华鲟原本生活在近海中,只有在繁育期会进入江河之中。为了拯救濒危的中华鲟,他们尝试让它们重回海洋生活,而洞头便是得天独厚的实验地点。这些看似简单的基层科研场所,实际上承载着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
邵主任带领实践团参观水科所 陈子张摄
从鱼池平房走进低温保持的实验室,大大小小的玻璃器皿与培养皿展现着各种藻类不同的形态,“基因多样性”的美在这一刻淋漓尽致。实验室里还有一位正在处理紫菜上所粘附的杂草的实验员,她目光专注,手法娴熟。邵鑫斌说,为了保持基因的“纯净”,他们每天都要进行这样的工作。精密而严肃,是科研工作的常态。
水科所还在自主研发自动化喂食器和渔业打捞器等水产养殖设备。邵主任说,“老一辈的渔民更愿意用亲自劳作去创造价值,但随着老龄化日益加剧,事业和手艺如何有效传承一直拷问着科学工作者,现阶段的设备研发经济效益看似不那么大,但却关乎未来”。人工到工业机械,到自动化,再到智能化,这是水产养殖发展的远景与必然趋势。
创新驱发展 自立破困局
目前,水科所采用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模式,发挥科研优势,创造核心竞争力,其科研方向涵盖群体选育、开发新品种、创新养殖模式等等。以大黄鱼的生产为例,水科所要选育优良的苗种,通过人工选择筛选优质鱼苗,并将获得的鱼苗扩大生产来获得科研价值和经济利益。又如南美白对虾的生产养殖,它并非我国的本土生物,需要从国外进口虾种,但每批虾种在繁育几代后会发生性能退化,这就需要定期从外国买种。若不能选育出优秀的虾种,除每年买种价格昂贵之外,还容易造成类似芯片限制的情况。科研人员通过选育、测试、比较,从而筛选出优良的种子进行繁育,关乎行业的生存与发展。
此外,科研选育出的种子能够就地生产养殖,这极大解决了水科所的经济效能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自主经费支持,减少单一科研经费来源的桎梏,也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
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动力。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模式不仅能够打造水科所的核心竞争力,以科技创新突破发展瓶颈,让生产养殖不再受其他国家的制约和限制,同时也能使水科所以创新驱动塑造发展潜能,为区域提供就业创业岗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匠心守初心 热爱变事业
炎热的夏天,养殖所的平房没有空调也没有电风扇,仅仅是一个小时左右的参观,队员们都已经汗流浃背,而邵鑫斌却几十年来如一日,毫无怨言,为科研事业无私奉献。
2003年,邵鑫斌从浙江大学毕业后,就扎根洞头基层,开展科研工作。“我是温州永嘉人,一个土生土长的海岛人,毕业那时刚好有际遇,我毫不犹豫地回到家乡。”邵鑫斌说,他所从事的是鱼类方面的研究,因为鱼类养殖基地的搬迁,他也随之来到了洞头基地。如果未来有更适合某些鱼种生活的环境,他也会选择到更适合的地方去。一些看似的“妥协”,其实是为了更好地研究。
“安下心,扎下根”,邵鑫斌始终认为科研不是在办公室里做出来的,是真刀实枪、真正为国家为社会为百姓解难事、办实事。他说,如果仅仅是为了一份安逸的工作,可能留在市区在大多人看来是比较好的选择,但是我更害怕自己从此失去生命的“鲜活”,只有保持不断的科技创新尝试,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当队员们称赞他“有一颗向科研的心”的时候,他也是只是笑着腼腆地说“没有那么高深”。十几年来,身边的同事们“迎来送往”,邵主任从未流露出“羡慕”,因为他坚定地认为“选定了,那就是一辈子”。
在谈及老学长对新一代学弟学妹的寄语时,他深沉地回应说,“要实现个人的自我发展,一靠做人的品质,二靠扎实的专业知识。工作需要不断地学习,但更加是不断重复的过程,甚至有些枯燥,有了基本的知识和良好的品质,才能坚持走下去。个人只有不断练就过硬本领,才能更好地融入发展的潮流,满足国家的需要,真正践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在我们的乡村振兴中,正是有像邵主任一样扎根基层的一线科研工作者,才能源源不断地产出优秀的科研成果,才能使得科研红利惠及全体人民。新时代青年肩负时代赋予的重任,更应当从前辈的经验中体悟有所思、有所想,将每一步选择落到实处,真正为祖国、为家乡、为人民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实践团与水科所邵鑫斌主任合影 夏一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