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山山水水,浙大学子研读乡村振兴“浙江样本”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频道

走过山山水水,浙大学子研读乡村振兴“浙江样本”

2021-09-16 18:46

来源:浙江大学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浙江这片秀美的大地上,两万多个村庄犹如璀璨明珠,星罗棋布,串联成一幅乡村振兴的辉煌画卷。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篇大文章上,浙江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为美丽中国绘上亮眼的浙江颜色。

“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生机盎然的七月八月,为守好红色根脉,打造“重要窗口”,浙江大学求是学院丹青学园暑期社会实践团,跨越山山水水,分赴温州、杭州、湖州等地,来到乡村振兴最前线。10支小分队的97名实践队员,用心用情感受乡村变化,用力用智触摸时代脉搏。

                                             

温州市洞头区小分队感悟海霞精神

 

家园新面貌:有颜值,更有价值

群山含翠、碧水荡漾,整洁的街道、整齐的房屋、多彩的墙绘,俨然一幅新农村的美好生活画卷。“几十年前,下姜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嘞。”杭州市淳安县下姜村姜银祥老书记带着同学们一路走,一路回顾下姜的变化。同学们了解到,从前下姜村经济发展落后,急于脱贫的村民扛着斧头上山砍树,烧炭卖钱,把青山“烧”成了荒山。

顶着不被村民理解的压力,姜老书记积极治理环境、严禁村民砍树。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下姜村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成为了空气清新、风景宜人的美丽乡村,吸引了众多来自城市的旅客,带动了下姜村的旅游业发展。

杭州市淳安县下姜村小分队在下姜村


湖州市安吉天荒坪镇余村也有着类似的故事,这个满眼青山翠竹的乡村在19年前只有挖矿的轰轰炮响、滚滚烟尘,2002年因为污染严重被迫关停矿山,当地人修复生态的远见卓识使得青山回、金山来。行读过程中,同学们逐渐明白,让乡村“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不仅是为了村民守住乡村风貌,更能让乡村发展有质量、有厚度。2020级理科试验班何伟说:“从‘脏乱差’华丽蜕变为‘绿富美’,这些乡村的发展可以说是全省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为全省全国乡村振兴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区域联动发展的新路。”

来之不易的青山绿水使同学们倍感珍惜,实践队员立志为美丽乡村“做好一件小事”。在舟山市岱山县摇星浦村,同学们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起为村里的老年人分装、配送午餐。每月收费350元,一荤一素一汤,米饭数量、软硬依老人需求而定,中晚两餐送餐到户,这样的群众自发组织、自发参与的服务真正为老人提供了便利。

舟山市岱山县摇星浦村小分队为老人分装午餐

 

产业新观察:要技术,更要发展

“我办厂已经有26年了。刚开始只在咱们中国卖,现在已经开发了对外贸易;最早是纯手工制衣,到现在已经开始自动化生产啦!” 金华市义乌大陈镇大陈二村越亿制衣厂厂长热情地向同学们介绍着自己的办厂经历。

工厂的变迁,折射出了整个大陈二村的发展史。在这个被誉为“中国衬衫之乡”的村庄,同学们处处都能找到生产、销售、管理与时俱进的印记。这些时代痕迹,回溯了大陈从早期家庭作坊到90年代小工厂再到现在国际化企业的发展历程,见证着大陈二村走出一条独特的小微振兴之路。

金华市义乌大陈二村小分队参观越亿制衣

 

实践中,大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产业模式能极大地推动乡村发展。在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镇五四村,借助地理信息、遥感测绘等技术,村民们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整个村子的生产、生活、生态都能被实时感知,“数字化”正成为乡村建设的新注脚。2019级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姚清硕也明白了产业振兴的重要性,她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只有产业兴旺,才能留住人才;只有经济兴盛,才能繁荣乡村。”

宁波、舟山“依海而生 向海而兴”小分队参观浙江省海港集团总部

 

同学们也用专业知识为乡村科学发展“给出一份方案”。了解到宁波市北仑区春晓街道三山村依托特色文化产业开发乡村旅游后,同学们运用专业所学,建议在已开发的党建旅游精品线的基础上,巩固设施建设,加强氛围营造和对外宣传。此外,同学们更用实际行动走出去,与其他成熟的红色文化景区进行交流,学习先进经验,为当地打造特色经营方案。

乡村振兴,源头是产业振兴。通过实践走访,同学们看到“一百个村庄走出了一百条致富之路”。在前进的道路上,技术是桨,发展是舵,让科学技术赋能乡村发展,才能行得快、走得远。

 

肩负新使命:富经济,更富精神

参观温州市洞头区红色印迹馆时,同学们处处感受着“爱岛尚武、励志奉献”的海霞精神在洞头的印迹。短短十余年间,洞头从贫瘠的小小渔乡摇身成为海上花园,“红色基因”发挥着巨大的力量——红色文化滋养了洞头人民爱岛爱国、不辞辛苦的品质,激励着全区人民一起建设“海上花园”。在台州市椒江区大陈镇,垦荒精神在不断赓续,新时代的大陈居民多元地诠释着垦荒精神,“东海明珠”的美丽奇迹将续写新的篇章。

温州市洞头区小分队参观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乡村振兴之路想要走得远、走得好,不仅需要先进文化的浸润、先锋模范的引领,更要将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辐射至每个村民。一支小分队走进绍兴市柯桥区枫桥街道,和当地居民自发参与的义警组织一起,进行反诈骗宣传。2020级社会科学试验班毛思琪说:“‘让每位党员成为一片红叶,让每一个党支部成为一树红枫,让枫桥党组织成为一片红枫林。’枫桥社区的警民协作让我看到了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绍兴市柯桥区枫桥街道小分队参观红枫义警工作站

实践中,同学们通过“开展一次主题访谈、录制一节专题讲堂”的方式,聆听了许许多多浙大人扎根基层的故事。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洞头基地邵鑫斌主任为了科研需要毅然来到了洞头基地;淳安县枫树岭镇党委委员方升林怀着用所学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的愿望,博士毕业后回乡工作……他们是乡村振兴排头兵,为农业农村带来新技术、注入新活力。学长们欢迎实践团的到来,勉励同学们深入基层,“直接参与到乡村一线,与乡村居民同吃同住,真正了解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真正感知乡村目前的发展状况”。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