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田野农庄里举办的高校新生见面会
中国青年网成都9月15日电(通讯员 田德文 艾虹旭)“我们要去哪里?是郊游吗?”“这么大一块试验田都是我们学校的嘛?”近日,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全体新生跟随老师乘坐大巴前往了该校一处试验基地。
对于路上新生们关于目的地的提问,该专业负责人蒲至恩和各班班主任却一直保密,只是在经过学校的试验田时介绍一二。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大巴车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川农牛科技农庄”,农庄毗连着大片农田。“一眼望去全是被收割后的稻田,感觉视野一下就广阔起来。”该专业新生董帅告诉记者。
图为参观田野农庄的该专业新生。中国青年信息通讯员 艾虹旭 摄
“好漂亮,没想到种子苗竟然这么可爱!”种子专业91名新生都收到了一个个玻璃器皿。而这些玻璃皿内装着彩色培养基和一株株排列整齐的作物幼苗,这个器皿被大家称为“种子精灵”。记者了解到这些种子精灵是为欢迎新同学的加入,该专业的老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亲手包在玻璃皿内,不同的器皿装着不同的作物,此次“种子精灵”共计包含了油菜、小麦以及大豆三个不同品种。
“油菜品种是郭世星老师用于景观美化的育成品种紫叶油菜,小麦是我新育成的紫色和蓝色品种,大豆则是武晓玲老师育成的耐荫品种。” 该专业负责人蒲至恩告诉记者,新生领到的“种子精灵”在培养基里茁壮发芽,后面可以转入土壤中继续种植。“去年有个新生就把花生种出结果了,他跟我说收获的花生粒今年还可以接着种,扩大规模。”
图为新生收到的种子精灵。中国青年信息通讯员 艾虹旭 摄
今年的专业礼盒除了延续去年入学新生也收到的“种子精灵“礼物外,还增加有人工种子、学院最新选育的川康优2115水稻稻穗、以及四位学姐手写寄语组成。新生收到的稻穗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和四川绿丹至诚种业有限公司共同培育而成杂交水稻新品种,也是在四川农业大学落地生根的一枚种子长成。
图为种子专业手写寄语。中国青年信息通讯员 田德文 供图
“以家国天下的情怀创非凡之为。”“兴中华之农事。”一张张手写寄语寄托了种子专业的情怀传承。据悉,这些新生礼包均出自该专业2019级四位女学生之手,筹备这些礼物就花费了大概两天的时间,“虽然很累但看着大家的笑容觉得很值得。”她们告诉记者。
“专业logo是我设计的,整体是‘种子’英文的变构,为他注入了绿色的希望。然后把首字母空缺处插入了正在发育的幼苗,尾字母则代表了收获的稻穗。”该专业2019级学生黎娅婷告诉记者,对种子而言,本身最重要的就是传承与希望,并且该礼盒外观还融入了校徽与该学校建校115周年的设计元素。
图为种子专业新生礼盒。中国青年信息通讯员 田德文 供图
许多新生拿着老师育成的种子,都觉得真的很惊讶,与老师进行交流和提问,“老师你们选育品种是一个什么样的流程?”“老师,我们未来是不是会经常地里实验室两头跑?”纷纷表示迫不及待地想拿回去种下了。而14岁就考入大学新生傅春新在交流会的最后表示:“当初我选择提前批进入这个专业,是因为在我看来种业是国家规划,以后一定大有作为。虽然我年龄小,可能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去磨炼,但我相信通过努力也一定能够做好一个新时代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