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石大汇智聚力振兴乡村实践队赴山东潍坊洼里调研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乡村振兴】中石大汇智聚力振兴乡村实践队赴山东潍坊洼里调研

2021-09-07 08:33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庞玉泉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部署,响应乡村振兴号召,总结脱贫村发展经验,“汇智聚力,振兴乡村”暑期实践队于8月26-27日前往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洼里村展开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脱贫经验,助力振兴。

汇智聚力振兴乡村实践队合照   闫彤摄

8月26日,实践队员到达山东省潍坊市烈士纪念馆。潍坊市烈士纪念馆收录从中共一大到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迹,实践队员在烈士纪念馆参观学习。当今生活来之不易,乡村振兴任重道远。实践队在开展对洼里村振兴事迹调研之前,重温国家百年党史,用红色精神武装自己,明确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角色,倾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达到更好的实践效果努力。


潍县战役烈士墓 庞玉泉摄

实践队队员参观历史遗物   闫彤摄

乡村振兴,洼里村的华丽蜕变

8月27日,实践队到达潍坊市坊子区洼里村。洼里村地理位置较偏远,与市区间隔距离较大,2011年前这里是出名的落后村,领导班子懒散已成这里居民的固定印象。实践队员在洼里村内与村民进行谈话,谈话内容包括“洼里村乡村振兴前后变化”、“家中子女的就业情况”、“洼里村的建设进展”、“洼里村村民对乡村振兴的感受”等问题,洼里村村民对此进行回复。其中一村民说道:“在乡村振兴前,我们这里又土又穷,自从刘向东书记来之后,现在越来越好了,联合社让我们村民收入提高了,现在村里都要建养老院了。”

实践队与村民交谈   闫彤摄

王陆为实践队讲解大棚技术   闫彤摄

洼里村旅游部部长王路接见实践队员,并带领实践队员参观玉泉洼生态农业园。玉泉洼生态农业园是集育种、有机蔬菜种植、畜牧、菌种发酵、沼气生产为一体的生产链。实践队员在王部长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农业园内的“标准农业示范基地”、“生态牧场”、“菌种发酵区”。在这些地方,实践队员参观学习玉泉洼生态农业园的先进技术,并跟随王部长熟悉所有的工作流程。现在玉泉洼的生产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影响,2018年,国家首批3所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其中1所在玉泉洼建成;2021年元旦之际,洼里村的振兴之路登上央视《晚间新闻》。从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到如今国家乡村振兴的示范地,洼里村的蜕变既迅速又华丽。

星创天地,村史馆内谈振兴

最后,实践队员跟随王部长来到洼里村中的村史馆,了解和学习洼里村的乡村振兴之路。实践队员在此了解到,刘向东书记一上任便带领洼里村村民短时间内完成修路、通电、接通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随后他又请来寿光市的技术员,向村民们传授大棚种植技术,随后又向以色列等农业大国学习物联网技术,通过物联网技术控制大棚内的蔬菜生产环境,以此进一步提高有机蔬菜的收益。滴水穿石,坚持不懈。从脱贫到致富再到乡村振兴,刘书记和洼里村村民同心协力,顽强奋斗。他们不惧风雨,顶着酷暑和严寒一点点的摸索和创新大棚技术。

村史馆参观  闫彤摄

村史馆参观   闫彤摄

市场永远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农民,洼里村重视的自然是农产品的销售问题。 在与王部长的交谈中,实践队员闫彤问道“洼里村是如何解决有机蔬菜的市场问题的呢?”王部长回答道,在种植有机蔬菜之初,刘向东亲自走进学校、企业食堂以及各大超市等地,让更多的人了解有机蔬菜,从此有着玉泉洼特色的有机蔬菜进入寻常百姓家中,走进学校食堂,在校学生日常饮食品质及健康问题得到了有效保证。就这样渐渐打通了有机蔬菜的市场。在新时代的今天,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乡村振兴,三农问题的解决依靠乡村振兴,国家传统文化的传承依托于乡村振兴,乃至于国家的安定富强基础也是乡村振兴。

在建党百年,“汇智聚力,振兴乡村”暑期实践队走进洼里村,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实践队员学习洼里村乡村振兴的方法,提高个人能力,也有助于让更多的乡村学习和借鉴,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乡村振兴模范。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