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平潭调研 “潭嘉“团队探索民宿经济发展新密码
这个暑假,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国际商务学院“潭嘉”团队赴平潭县北港村、钟门村猫头乾、玉堂村等地,开展乡村民宿考察调研。该团队希望通过了解平潭民宿现状、分析当地特色民宿对平潭旅游经济的带动作用,从而挖掘该产业链对平潭乡村振兴的积极影响。
“石头厝”作为当地特有的风格性建筑,现今已经成为平潭旅游的一张新名片。平潭当地多家民宿以“石头厝”为特色招牌,发展海景风情民宿,且形成一定规模。这也是“潭嘉”团队深入探索“旅游+民宿”经济发展新模式撬动乡村振兴新路径的启发点。
调研玉堂湾海边艺术民宿
7月25日,“潭嘉”团队前往玉堂村玉堂湾海边艺术民宿调研。该民宿原址是乡村小学,后来经过改造成为现今平潭十大民宿之一。负责人张先生带领团队成员参观民宿,并分享了他的经营理念:民宿的经营并非只是简单的酒店式经营模式,在互联网时代要善于运用自媒体宣传,重视网络宣传的真实性、力度以及广度;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之下,要积极融入平潭国际旅游岛、海峡一带经济体的建设;重中之重是贯彻好民宿的精神内核——在满足人居舒适的前提下,强调主客人情互动与当地人文体验。
前往旅游与文化体育局访谈
7月26日,“潭嘉”团队前往平潭综合实验区交通与建设局、旅游与文化体育局访谈。旅游与文化体育局产业发展处处长吴运平表示: “平潭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海蚀地貌资源,更好地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开发。在民宿发展中要壮大村集体的力量。目前平潭民宿产业正向着连片开发、连片管理的方向发展,通过一两个村落示范来带动当地村民自发组织发展,从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随机走访调研
经过考察和走访交流,“潭嘉”团队对此次调研做出三点总结:第一,积极的政策引导是推动民宿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要继续完善民宿补贴政策,加快推进乡村旅游+民宿全产业链发展;第二,要合理利用平潭地区特有海蚀地貌以及“石头厝”建筑,在保护原貌基础上,融入当地乡土乡情,将民宿打造成有意义的“活”建筑;第三,要因地制宜,深挖本土文化内涵,打造休闲旅游度假区和精品民宿群,提高民宿发展层次,扩大影响力,带动地区整体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在深入了解平潭旅游业及民宿产业的发展现状的同时,“潭嘉”团队成员深受启发:民宿不仅仅具备基本住宿功能,也极具观赏价值;民宿的打造需要融入“真”与“心”,需要花费心思经营,传递正确理念,不断推动民宿走向个性化、多样化,最大程度释放民宿潜力,带动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他们坚信,在不远的将来,民宿会成为平潭发展的重要助推器。这座“国际旅游岛”能够在世界各地打响它的名片。
“谭嘉”团队